第549章 最后的北山屯堡

楚兵 一代神坑 2641 字 8天前

薛平踏步在城道上,一个个的检查重伤士卒,

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就会叫人拉回烽火台。

那里有温暖的火道,还有两个蹩脚的医官,一个老货,一个牙都没长齐的孩子。

老医官不是武川本地人,他是薛平用银钱高价从外地‘请’来的。

突厥兵退了,可北山屯堡里面却是一片嘈杂。

上百个受伤的兵卒在哀嚎,老医官就一个人,他忙的脚不点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某一刻,双手鲜血淋漓,正在缝合伤口的老头,瞧见了薛曲官。

他赶紧少缝两针,草草了事,

三步化作两步走,快速追上了北山屯的守将。

“薛将军,薛将军!您答应老头的事别忘了,我孙儿呢?我孙儿在哪。”

砰砰的脚步声停了,孤城将军矗立在烽火道里,

残阳透过遂洞,射进了这黝黑的走道。

老医官还在喋喋不休,但薛平却是眼眸一冷,怒喝道,

“不要老提这件事!北疆人站起来不容易,赵国没了,咱们都得死。”

为了给北山屯堡的医官安心,整个堡子都做出了努力。

前段时间,全部九百赵兵,漫山遍野给老医官收集药材。

在这个不大的堡子里,老人家虽是个下九流人物,但那可是备受兵卒们尊重的。

面对守将的愤怒,老医官颤抖的怒斥薛平不讲信用,

最终,薛平指着遂洞外,一处汝墙后,

夕阳下,那里有个小孩,正在给士兵们处理伤口。

“蓬大哥,忍着点,这酒洗伤口还挺痛的。”

他穿着一件大人的衣服,笑意盈盈的,准备纱布等物。

可却被身下的兵卒,梁蓬阻止了。

此人腹部中了一箭,气息已经很弱了,

梁蓬睁起眼皮,贼笑道,“这清河醉快别浪费了,还是给咱喝一口吧。”

“小张,你救活咱也没用,明天破城,咱也是个死。”

闻言,长衫宽大的小医官孤零零的站着,不禁黯然泪下,

他想给这些兵卒做点什么,可他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一只雄壮的手臂,伸在小医官的肩上,轻轻的安慰这个忙前忙后的小小医兵。

汝墙后,辅兵点起了一堆篝火,这里稍微温暖了一些。

七八个伤兵渐渐围了过来,这些朴实的农家汉子,不是要医治,而是要小张给他们写点东西。

他们都不识字,有些话想对家人说,却写不出来。

小医官会走!这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很多守城兵卒都知道。

但他们没有过多的怨言,会医术、会写字的孩子活下来,远远比这些粗汉有用。

将来打完仗了,得有文化的人,才能治理好赵国。

北山屯堡没有纸,更没有上好的笔墨。

但这些,难不倒机灵的小张医官。

他把自己的长衫脱下,换上了一件戎衣,

在篝火里,拿出一根树枝做的炭笔,

郑重的坐在土袋上,准备记下北山屯堡的故事。

梁蓬是第一个说的,“我的孩子,父亲不能陪你长大了,记得孝敬母亲跟祖母,好,好……”

话只说了一句,梁蓬就泣不成声,

铁打的汉子,用头盔盖住脑袋,再也蹦不出一个字了。

梁蓬不写了,轮到一个瘦弱的农家兵卒,

他有些拘谨,整了整衣物,郑重其事的准备了几息,

还没开口,就被身旁人不停辱骂。

“你搁这相婆娘呢,还有那么多动作?”

“就是,磨磨唧唧,不说就滚下去。”

同伴的毒嘴,农家兵卒怒不可遏,疯狂口吐芬芳。

可最终在小张的期待下,他真就一个屁都没打出来,

无奈的说了一句,跟梁蓬一样吧,就靠到汝墙后面去了。

北塞群山,

马邑孤关。

汝墙后面冷场了,大伙都是农家人,吹牛打屁就行,

真要说什么上台面的东西,还真不知怎么开口。

“痨兵!老子带着你们,就是个错误。”

不知何时,薛曲将来了,他身后跟着一个半路医官张老头,

那老头一来就紧紧抱住小张,像嘱托后事一样,将很多东西给他了。

寒风带雪,薛平遥望远山,

突厥人的大营,占据了几个山头,一路牛羊蹄叫,星火如海。

敌军众多,赵军兵微将寡。

孤城之上,北山屯堡的守将薛平,只能不甘心的叹息。

为什么?

为什么明明中原民族的人口是突厥的十倍不止,但却总是兵力不够呢?

三千!

只要三千精兵,他就能一直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