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久后天下安宁、民富国强,你会如何概括那盛世?】
好家伙,若不久后……
是指秦国打下天下的时候嘛?
王青不自觉的露出一丝微笑。
说实话,他其实很希望秦国赶紧打下六国,尤其是他家乡韩国。
如今的秦国,商人虽然还是没有政治权利,但至少能活得正常点,也能参与到大部分社会活动中,这才像个正常的国家嘛。
虽然还是有些商人无良,时不时就会传出哪个商行被朝廷查封的消息。
可这不能阻止他眼中的秦国奔走在进步的路上。
天下大一统?
大一统得好啊!
“这有何问题?”
他故意装不懂的问了句。
舍友看着他,笑了:“王组长,您知道这学宫建造的事吗?这当中有多少弯弯绕绕?”
“我父亲就从商,你问我这个?”
“……”
大意了……
王青知道他想说什么,无非就是一些肮脏事。
比如那些砖厂不符合学宫这严格要求、却依旧算上好的砖,在被学宫拒绝过后,就被打上了次品的标签,然后被一些民间商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走。
以次品买入,以良品出厂。
过一段时间后,兴许某个不太重要的小工程上,这些砖头就会被分批次掺杂进材料里。
又或者几天后,一些贵族家中或者仓库里,就会多出一些自家商行制造的‘建筑材料’。
然后可能转手一卖,这当中的钱就多出了许多。
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合理合规合法。
但当它们出现在一件事内联系起来,朝廷的钱就是进了私人口袋。
还有现在外面正在进行的那些建筑行动。
参与学宫建造的,除了朝廷招募的工人外,还有一些负责提供材料的民间工厂——虽然大部分材料都是国营工厂制造,但只是漏出来的那些,就足够许多民间工厂崛起。
水泥配方民间买不到,但诸如砖石厂、瓦厂、家具厂民间却是有的。
而且很奇怪的是,虽然三川郡府衙是在确定自己郡有学宫后才临时调集工厂,可有些“民间商人”居然能在短时间内征召来足够的工人,快速扩大产能。
招募工人不仅需要准备足够人和工钱,还要准备相应食物、宿舍以遵守秦国法律,尤其是还需要足够的原材料和加工设备以及时间;这些在这个通讯不怎么发达的时代,短时间很难弄好。
可就是这样,在其他真正的民间商人还在一边喜悦的看着朝廷征调令、一边为招工人的事项忙得焦头烂额时,他们的一些“同行”已经快他们一步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的民间,是谁的‘民’。
还有学宫内部,所有分院院长哪怕只是副院长级别的人,几乎都是百家学派中有足够影响力的人物,或者是有背景的读书人。
他们这些底层读书人,最好的也就是如同他王青一样,成为一个学科的小组长。
或许也是因为他们才学确实不够的原因。
但绝对不仅于此。
可问题是,肮脏的事那么多,秦王和国师即便再爱民如子,也不可能一时面面俱到。
只要秦国走在正确的路上,这些事终究会渐渐变少、直到没有生存的空间。
他相信秦国的前路。
相信秦王和国师的信誉。
也相信自己的未来。
如果说秦国还有些肮脏事,那六国就全是肮脏事了。
仅凭这个就对秦国有怨言,这合适吗?
王青拿出了自己所教的物理课本,其中也有一个有意思的思维拓展问题:
【某个隐世门派有两个弟子同时下山,师兄来西边国家,师弟去东边游学,他们都决定要告诉世人一些物理现象;可师兄在西边受到朝廷看重,师弟却在东边被权贵打成妖人、遭受迫害……
如果你是他们,你还会将物理知识宣传出去吗?】
他能想到,这个故事的设定就是要以这种让学子会感到好奇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但这当中迫害师弟的东边暗指的是谁,这就很有意思了……
王青将舍友的教材还给了他,也将自己那本教材拿了回来;看到舍友那有些难看的表情,王青笑了笑:“别忘了,你因何来秦国。”
舍友沉默了一下:“可是,母国难道就……”
王青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面容严肃:“你如果是要讨论你的母国,那你别来找我讨论,我怕秦国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