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里带着泥土的清香,田埂边的蒲公英被吹得漫天飞。王琳知道,这些白色的小伞会飘向远方,就像四合村的故事、“用心”的种子,还会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开出新的希望。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们的总统为了改变整个国家的贫穷状态,他邀请你去我们那里发展,当然,我们会以最高礼节来对待你和你们的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让我们的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对此。你不会拒绝吧?”
“当然不会。我们都是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王琳微笑着答应。“只是你们那边的气候与土壤适不适合我们所有的农作物与药材生产还不一定...”
亨利立刻接过话,眼里闪着光:“这点你放心!我们早就组织农业专家,把全国分了六个气候区,测了每块地的土壤数据,都整理成报告了。”他边说边从包里掏出平板电脑,点开一份标注详细的地图,“你看,东部高原区和四合村的温差不到3度,土壤酸碱度也接近,之前试种的玉米和药材长势特别好;南部河谷区虽然多雨,但我们可以用你说的节水灌溉技术改造成梯田,刚好种你们的高海拔水稻。”
王琳凑过去看着屏幕,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数据很细致,不过还得实地再看看——比如雨季的排水情况、当地的农机适配性,这些得跟村民一起商量着来。”
“没问题!”亨利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经安排好了,下周咱们就去东部高原区。当地的村民听说你要去,都在准备建临时的农技站,连盖房子的木料都备好了。”
这时,李岚拿着一份文件走过来,笑着补充:“王哥,非洲那边的学员也发来了消息,说想跟着你一起跑各个产区,他们熟悉当地语言,还能帮着翻译技术要点。”
王琳抬头望向远处的田野,夕阳把稻穗染成了金色。他想起半年前非洲学员第一次下地时的生涩,想起示范基地里冒出的第一株嫩芽,又想起亨利说的“用心的种子”——此刻他忽然明白,这些种子早已不止在土壤里生根,更在人与人的心里发了芽。
“那咱们就一起去。”王琳把平板电脑递给亨利,语气坚定,“不光要带技术过去,还要把‘用心待土地’的法子教给更多人。等将来,咱们还要在非洲建药材加工厂,让当地村民种出来的东西能卖上好价钱,真正把‘温饱’变成‘增收’。”
亨利用力点头,伸手和王琳握在一起。风掠过田埂,带着远处传来的蝉鸣,像是在为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奏响新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