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水稻更难存活

“那些农户家人如何?”

俞诚安皱皱眉心,“家里壮丁去世,留下的孤儒日子难熬,有些已经是生了疾病去世了。”

温情听后,心情蓦然变得沉重。

居长石见姑娘不说话,看了眼俞诚安,才道:“六姑娘,还有一件事才是当务之急。”

温情看向居长石,“哦,说说看。”

居长石道:“昨日我去周围田地转了一圈,这一年来雨水增多,土壤大为潮湿,稻种种下之后,大片活不下来,产量极低。询问了有经验的农户,意思是要换种,这旱稻本就需要干旱的土地…”

旱稻?

温情一愣,脑中灵光一闪,这漠北虽说还是属于北凉的地界,可到底是属于东南方,又在长河中下游,这儿空气明显比北凉湿润多了,旱稻能存活才有鬼了。

“旱稻种不活,那就换成水稻。”

“水稻?水稻更难存活了,前郡公刚刚在这儿建立坞堡时,便开始种植水稻,可这水稻产量实在低迷,才又改为了旱稻。”居长石连忙说道。

温情……

胡说!

怎么可能呢?

这后世可是水稻的天下,全国人民的大米可不都是靠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而来的?

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导致水稻产量低迷的。

俞诚安轻嗤一声,“先不说种植何种农作物,农户们发生此等事件后,早已颓废度日,实在过不下去的成了流民,已是逃离了坞堡。坞堡内劳动力减少,田地荒废。”

俞诚安话才说完,前厅里便陷入一片安静。

摆在面前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先不说华兴实敢不敢交账,就是交了,只怕是老早就已经做平了,支出名目温情都能想好了,不就是加固坞堡么?

啧。

温情凝眉思索了一会,神情肃穆,开口道:“劳动力倒不是难事。”

俞诚安一愣,目光灼灼地看向温情。

温情动了动身体,喝了口摆在面前的茶,她一直在想事情,没注意前面的究竟是什么茶,一口下去差点就喷了…

啧,嘴里又苦又涩,这哪里是在喝茶,简直是在吃中药。

她忘了漠北也喝浓茶…

可碍于俞领军他们都在,她又不好真吐,皱着眉心嫌恶地吞了下去,才看向沮渠说道:“沮渠大哥,你手底下不是有三百号人?”

沮渠从一开始就未说话,只静静地听他们说,又见温姑娘突然嫌弃的表情一闪而逝,心中忍不住发笑,姑娘不喜欢喝茶?

再说坞堡,总结一句话,这儿的情况实在不乐观,不过,他倒是想看看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怎么撑起这坞堡。

沮渠听她这样问,点点头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