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枝枝打定主意去看一看薛良玉。
自父亲战死,母亲失踪,弟弟昏迷后,虞枝枝再也没有与他人谈及那场战争。
虽然她自幼在边郡长大,又是平虏将军的女儿,但边郡战事实属机密,父亲从来不透露关于任何作战的讯息。
她记得那一日艳阳高照,父亲像往常一样跨马出城,弟弟虞昭跟在父亲身后,洋洋得意。
这是弟弟第一次随父出征。
虞昭有些骄傲,有些无奈,冲着揪着他衣角的虞枝枝说:“阿姐,放开我吧,我们很快回来。”
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消息传到家里,母亲不信父亲会叛国,她留下一封书信,消失不见。
虞枝枝迫切想要知道真相,知道那场让父亲深陷污名的大战的来龙去脉。
她和母亲一样,不相信父亲会叛国。
她的父亲,从来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有一次,父亲大胜而归,却神色郁郁,虞枝枝听说是有贵人见父亲轻易扫平敌寇,劝父亲养寇自重。
他那时一把将虞枝枝抱在马上,扬鞭望着大漠孤烟,说:“为将者,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我怎能因一己之私而害国家大事?”
母亲在一旁温柔地笑,神色里满是认同。
父亲从来都是这样光明磊落的大丈夫,甚至对一些对仗之时的诡计也颇为不以为然。
虞枝枝总听见弟弟虞昭按捺不住和父亲争辩:“兵者诡道也,父亲怎可偏颇。”
父亲这时总会取笑虞昭:“小阴谋家。”
虞枝枝落寞地想。
或许,弟弟不是小阴谋家,而是他们其余三人都太过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