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来了皇帝,坐在主桌上的众人难免拘谨,裴英看向李澈,微笑着问长孙怡,“澈儿如今几岁了,在郡主府上住的可还舒坦?”
长孙怡答:“多谢陛下关心,小儿刚满八岁,郡主之前为他找了名师指点,如今正在府上读书,再过几年就能进太学了。”
裴英看着怕生的李澈扑在自己母亲怀中,他只淡淡的笑着。玉明熙有多么信任李乘风,他是知道的,他更知道玉明熙看重这母子二人,哪怕命都不要也会护他们周全。
若是能把这二人也带进宫里,不止是玉明熙要任他摆布,就连长孙怡的母家沛国公府和李乘风母后的母家英国公府也都要忠诚于他。
既做君王,便要舍弃私情,更何况他对席上一众“家人”没有一丝亲情可言。
被人盯得久了,李澈感到害怕,抱着长孙怡不敢看裴英。小孩子不会隐藏情绪,只知道在母亲怀里是最安全的。
裴英缓缓收回了视线,不知为何,没有开口。
母子分离、受人掣肘的苦他受过,若是真强行将这二人关进宫里,那他与自己儿时最厌恶的那一群人又有什么区别。
裴英看着李澈,又觉得不甘心。李乘风是个顶好的人,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觉得他会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朝中更有数不清的官员受过他的恩惠,到如今还记着他的恩情。
人都已经死了,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甚至连玉明熙都对他念念不忘。
裴英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必然不能纵着李乘风的儿子茁壮成长,继承他的遗志,未来动摇自己的地位。
他开口道:“朕如今后宫无人,忙于政务无心纳妃立后,膝下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