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八十二章年代文32

“不是她不想,而是她父亲被上面警告了,不敢给她走关系。”司徒泽道。

“那她还敢这么搞”桑语咋舌。

“这里是j省,她叔叔是省长,县里没几个人攀得上,所以也没人知道江省长对她的态度。看在江省长的份上,有的是人愿意帮忙,不求回报。”

所谓的不求回报,只是现在不求而已,等她事情办成了,别人不可能不要好处。

“那李文谦那里”桑语询问道。

“他是东北人,正好我认识那里一个军工厂的厂长,这厂每年都招人,等年底了,让李文谦请假回家探亲,然后考上厂里的招工,就可以凭借这个回城了。”司徒泽已经计划好了。

桑语觉得这个李文谦一定会满意,是比上工农兵大学更适合他的选择。

接触了这么久,她也了解李文谦的为人,责任心重,把家里人当成自己的责任。

现在他既有了工作,又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可以照顾到家里,再好没有了。

“那梁生呢”说起来,他们都是同一年的知青,司徒泽和他们的关系差不多。

之前李文谦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但这是投票的结果。

可现在为了弥补李文谦,司徒泽给安排了工作,总不好厚此薄彼。

“山西那边我倒没什么关系,之后我去找他聊聊,看他自己的规划。”司徒泽沉吟道。

见此,桑语也不再关心别人了,拿着推荐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都没发现推荐去上什么大学。

“所以这是推荐到哪里”桑语都懵了。

“你想上哪里的大学”司徒泽询问。

“当然是北京的,如果能回去,我当然更希望早点回去。”桑语道。

“好,那就京城大学。”司徒泽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桑语讶然,这么随便的吗

京城大学可是全国第一高校,这是说能去就去的吗

“你可不要吹牛,”桑语撇撇嘴。

司徒泽笑而不语。

“那你呢,你要怎么回城”他们肯定是一起走的。

“我已经发电报了,特聘书过段时间就会下来。”司徒泽道。

“这样啊,那你回去后做什么工作会不会离得很远”京城还是很大的。

“不会,放心吧。”司徒泽信誓旦旦。

桑语狐疑,总觉得他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但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就不想了。

既然他们要走了,就得先安排好这里。

司徒泽这边,得和村里做个交接,把他负责的所有事都交代清楚,必要的话,得带着交接的人去各个村子拜访。

桑语呢,厂里的事她已经撩开手了,只和毛云谈了一下午,关于制糖厂的设想规划。

但这些只是基础,等真的遇到事,让她给自己发电报,或者打电话,能帮的她一定帮。

毛云连连点头,心里都是不舍。

除了制糖厂,桑语这边最重要的还是她四个徒弟,对于她们之后的学业安排,得认真考量。

周红这边,桑语问了她的意见,知道她愿意跟着自己回城,那就带走。

这孩子已经足够懂事,有事的时候还能帮着他们照看一下两个小家伙。

二花这边肯定不会离开的,那就得事先安排好功课,让她多加练习,绝对不能荒废了。

毛晓晓有点纠结,她想跟着桑语去大城市里看看,但她也知道,家里肯定不会同意的。

而刺绣方面,桑语可以定时写教材寄回来,让她对照着练习。

她的功课比二花的更难,但她也是大人了,有这个心性自我监督。

最后是周萌萌,她肯定是不会离开的,而且年纪太小,交代她的任务,时间长了,她或许会忘。

桑语和她妈谈过,最后决定由她妈监督她的功课。

她妈是知青,或许看不出来周萌萌画得好坏,但有没有认真还是能看出来的。

画好之后,给桑语寄去,桑语会在信里给予指导。

这四个孩子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程白了,他半大不小的,留在这里司徒泽肯定不放心。

最后打电话咨询了程敬和的意见,把程白送去参军了。

程白有学问,但文凭不够,如果他能用点心,在军队会有出路的。

最主要的是,那里相对单纯,不用担心他父亲和爷爷的事,牵连到他。

做完这些,最后就只剩下告别了。

周支书看着这年轻的两口子,心里充满了不舍,“这么早就走啊,不等村里杀了猪再走”

“不等了,那时会更冷,还带着两个孩子呢,”司徒泽摇头,“买猪肉的钱我先给支书,等肉分好了,麻烦婶子帮我们做成腊肉,然后寄到这三个地址。”

“没问题,你就放心吧,一定给你办妥。”支书一口答案。

“道谢的话我就不说了,村里要是有什么事,尽管给我打电话,就是这个号码。”司徒泽道。

“好,”周支书点点头,一定要留他们下来吃午饭。

两人也没推辞,吃完才从支书家出来,找其他人告别了。

在离开的前一晚,桑语突然感觉到了不舍,就好像穿越以来第一个家,就要远离了,以后再不会回来,如何能不难过。

司徒泽搂着她,“有我在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所以,不管住在哪,你都不用担心,我能给你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