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毛会计是个疼女儿的,毛云读到了初中毕业,可惜没有考上高中,也没机会找到好工作。
好不容易有个可以不让闺女下地的机会,毛会计自然不会放弃。
但他也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这次一听到消息,立刻提着一只鸡和一篮子鸡蛋来桑语家,请她教一教毛晓晓。
毛晓晓今年只有五岁,眼珠子咕溜溜转,显得极为机灵。
桑语问了几句话,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小孩。
“学手艺是门辛苦活,我虽然不打骂徒弟,但学的不好,也是要受惩罚的,你确定自己能熬得住”桑语挑眉。
“我确定,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毛晓晓拍着胸脯保证,“对了师傅,你知道绣花吗你会吗我想学那个。”
“我会。”桑语深深地看她,这里虽然地处南方,但整个村都没什么绣花的概念,她一个五岁小孩是怎么知道的
桑语决定试探一二,“绣花分很多种,你想学哪种须知贪多嚼不烂,你最好选一种。”
“师傅你都会”毛晓晓眼前一亮,“那我要学双面绣。”
毛晓晓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接触这门失传的手艺。
她是穿越的,在她的时代,绣花的全成了机器,没有灵活不说,一种据说是古代传统手工绣花的最高水平双面绣,机器也做不到。
她有幸参观了一次绣品展览,看到唯一一幅双面绣,惊为天人。
前面是栩栩如生的老虎,毫毛毕现,后面是百花盛开,耀眼夺目。
她顿时就迷住了,都舍不得走,可展览的时间有限,不得不离开。
她就见过这么一次,然后念念不忘好久,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已经没人会这门技术了,通过机器也不能复刻出来,实在太遗憾了。
之后她因意外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里,书的主角就是她亲姑姑毛云。
毛云自小就长得好看,学习又好,初中毕业后,爷爷找了关系安排进了县里的制糖厂。
后来制糖厂经营不下去,是毛云力挽狂澜,亲自出去跑销售,然后又回村说服支书种甘蔗,在艰难的三年过去,制糖厂节节攀升,效益越来越好。
而毛云也得到了厂长的赏识,一再提拔,之后嫁给了厂长的儿子。
后来两人一路高升,从一个厂,到国营单位,到国家干部,风光一辈子。
培养出当干部的女儿,毛会计可太骄傲了,以这个女儿为荣。
可不会只有主角,当然也会有配角和炮灰,而毛晓晓一家就是那个配角。
他们认为毛会计偏心女儿,心里嫉妒,随着毛云发展越好,就越发地上蹿下跳惹人厌,最终得罪了毛云。
原主毛晓晓小小年纪就不学好,想凭着年轻貌美把身居高位的姑父抢走,可惜,姑父只爱姑姑,怎么可能背叛自己的妻子。
她被打落谷底,一无所有。
毛晓晓穿来后,就发现现实和自己看的书里不符,虽然同样是制糖厂,可毛云进的是自家村里的,而不是县城那个。
并且,村里那里知青可太厉害了,估计也不需要毛云力挽狂澜。
那么,毛云还会嫁给县城制糖厂厂长的儿子吗
毛晓晓没那么多忌妒心,穿越前她还是个单纯的高中生,除了学习,有各种各样的爱好,而刺绣是她临死前最痴迷的一个。
穿越后她原本想按部就班,上学,读初中高中,考大学,然后找个工作,和原本的生活轨迹一样。
昨天晚上,爷爷回来突然宣布,要送她去学裁缝。
毛
晓晓的妈不以为意,当裁缝有当工人挣钱吗公爹就是偏心,可她女儿只有五岁,也不可能去当工人。
有总比没有好吧,抱着这种心态,毛母答应了。
而毛晓晓则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可听到桑语居然会刺绣,顿时来了兴趣,双眼明亮地盯着桑语,想要得到确切的答案。
“双面绣在湘绣、苏绣、粤绣和蜀绣中都有,双面绣就是在一块底料上,绣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在此基础上,还有双面三异绣,正反两面图样不同,针脚不同,色彩也不同。”
毛晓晓眼神一亮,“我就要学这个。”
桑语挑眉,“这个很难,非常难,没有数年时间是不可能学会的。”
“我可以,多久都愿意学。”毛晓晓坚定地道。
桑语认真看着她,确定了,这孩子不是穿越的,就是重生的。
不过这个和她无关,只要毛晓晓认真学习,那就是她的好徒弟。
桑语收下了这个学生,和二花不一样,毛晓晓专攻刺绣,她可以不用学裁衣,缝纫,但她要学配色,绘画,和最重要的握针。
说起来,毛晓晓学的会更难,但她也更具有优势,她的审美很好,手指灵活,脑瓜子也好使,举一反三。
最重要的是,毛晓晓认字,上辈子还学过画画。
原本她是要掩饰的,可桑语一眼就看出来了,不让她装傻,直接把更难的地方开始讲。
两人的教学不一样,当然是分开来,因此二花也不知道毛晓晓的进度。
这让毛晓晓松了一口气,在师傅面前露馅,她已经吓出一声冷汗,好在这个师傅好似也不是一般人。
一般的知青怎么可能懂刺绣,还懂绘画,所以,她是真的抱了一个金大腿吧
毛晓晓乐滋滋,每天都动力十足。
在收下毛晓晓后,又有两人带着小姑娘过来,一个是村里的大户。
这个大户不是说他家多有钱,而是人多,爷爷辈就有三兄弟,三兄弟又各自生了七八个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到现在,他们一家总共有三十几个孙子,从已经结婚的,到刚刚出生的,应有尽有。
这样的人家不缺孙子,但缺孙女,三兄弟加起来就唯一一个孙女,而这孙女的妈还是一位知青。
可想而知,这唯一的孙女在家里有多受宠,那是下地走路都很少,被哥哥们背来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