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京城的另一边,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府内,陈霸先的侄子,临川王陈蒨却与一人相对而坐,只见那人面白无须,脸上总是带着一副笑容,若是陈霸先或者陈昌在这里的话就会发现,坐在陈蒨面前的正是那位贴身内侍。
这个贴身内侍有个在历史上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俱文珍。
在历史上,他是唐朝宦官,活跃在唐顺宗时期,此人在历史时刻可是干出过不少惊天的大事。
此人性情忠直坚强,也颇识义理,若不是宦官,恐怕也能够在大唐官场上有一番功绩,因为藩镇割据,控制着南北漕运的宣武军就十分重要,而且当时的宣武军不断发生兵变,而俱文珍便出任宣武军监军,从这也可以知道俱文珍的能力绝对过关。
很快,宣武军节度使刘元佐病重,以其子刘士宁为宣武军兵马使,而刘士宁此人野心勃勃,趁机召集诸将作乱,将所有不服从他的将领逐出宣武军中并且杀害。
而在这个时候,俱文珍也算是力挽狂澜,将犯上作乱的刘士宁抓住,押送京师长安。
一直等到贞元末年,俱文珍的势力也迅速膨胀起来,因为唐朝的特殊性,所以有一部分宦官都手握兵权,而凡是握有兵权的宦官大多依附于他,使俱文珍变成了当时的宦官头目。
而俱文珍干的最出格同时也是最大胆的一件事,那还是他召集达官显贵至金銮殿,强迫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
而当时俱文珍的势力已经很大,哪怕是皇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眼见势比人强,顺宗只好让位于李纯,李纯即位为皇帝,是为宪宗,称顺宗为太上皇,也就是说俱文珍居然为主导,硬生生将一个皇帝拉下了皇位。
不过因为政见不同的缘故,俱文珍也在不断破坏着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而俱文珍扫除异己的举动也彻底破灭了唐王朝的复兴希望,而俱文珍也因为有着拥立之功而越来越飞扬跋扈,就连之前效忠的众宦官都与他不,最终俱文珍被迫离开宫廷,过后不久便病死。
而放在九州里,俱文珍则是一直跟随在陈霸先身边,陈霸先可跟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不同,虽然这两位唐朝皇帝倒也算得上不错了,但跟陈霸先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而且南陈的制度也跟历史上的唐朝相差甚远,正因如此俱文珍也翻不起什么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