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不仅拥有强大的敛财能力,同时也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主儿。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明朝庞大的官僚集团所领取的俸禄。这些官员们虽然不依靠着朝廷发放的薪俸维持生计和奢华生活,但官员数量不少,这笔钱也要算。
再者,大明朝的军费开支亦是一项巨额开销。国家要保持边境安全、抵御外敌入侵以及维护内部稳定,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军队建设、武器装备采购以及士兵的军饷等方面。
此外,还有那些皇亲国戚们,特别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藩王们,他们每年从朝廷领取的俸禄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些藩王们地位尊崇,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无疑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各级官僚的工资都是小钱,估计也就百来万银子,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官员,这都是小钱。
明朝政府一年支出几千万两银子,这简直九牛一毛,官员们则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完全不靠这点死工资吃饭。
明朝政府支出的大头都是军费,毕竟宗室们普遍都很有钱,占有的土地都不能按亩计算,反而是顷。崇祯巴不得抄了他们,哪里还会痛快给钱?
但是这些宗室们想的都是,我可以不要,你不能不给。这些宗室闹大了崇祯脸上也不好看,因此,崇祯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一笔钱。
军费单单是辽东一镇,每年就要400万两的军饷,更别说全中国几乎都在闹兵变,到处都需要士兵,这就算有再多的银子也无济于事。
所以,每当明朝政府又想尽办法搞来一笔钱,想法子“苦一苦百姓”,好不容易收上来几个钱,结果各个部门都盯了上来。
天灾造成的建筑等倒塌,要不要修缮?灾民要不要赈济一下?官员拖欠的几个工资要不要结清一下,军队的欠着的饷银要不要结一下?
所以,大多数人对明朝政府的记忆就是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