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少林寺试映,全香江翘首以盼(求全订)

等送走袁家兄弟,程学民脸上也是露出了古怪的脸色!

都在找那个《奇门遁甲》的鬼才?

这要是让那帮人知道,这个奇门遁甲就是出至他程学民之手,会不会直接傻眼,被打击到道心瞬间破碎?

反正别的不多说,其实程学民还是蛮期待,他这个《奇门遁甲》的马甲,被嘉禾他们给挖出来的时候。

接着,程学民就继续投入到了少林寺的后期制作,以及《肖克申的救赎》的同步拍摄工作中!

香江的雨季缠绵不休,湿热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

长城电影那间混音室的门被推开,一股胶片显影液,和旧空调冷气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程学民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将最后一本混录完成的《少林寺》样片胶片盒,轻轻放在工作台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连续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冲刺,声音的每一处细节,棍棒破风的呼啸、僧侣吐纳的沉喝、瀑布奔流的轰鸣,甚至角色细微的呼吸节奏,都已精准地镶嵌在胶片齿孔间的声轨上。

他走到窗边,猛地拉开厚重的窗帘,午后的阳光刺破乌云,在他疲惫却锐利依旧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傅先生!”程学民的声音因长时间指挥混音而有些沙哑,但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说道,“可以通知下去啦!”

“明天上午九点,一号标准放映厅,内部试映。烦请我们相熟的那几位影评人前来观影!

“还有邵爵士和方太那边,也发一份正式的邀请函。”

傅齐接过还带着机器余温的胶片盒,感觉重若千钧,连忙点头说道:“好的没问题,小程老师!我马上安排!你先回去休息一下吧,脸色很差。”

他看着程学民深陷的眼窝,和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忍不住劝道。

程学民摆了摆手,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说道:“不了,我去《救赎》那边看看夜景的布光。”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混音室,背影在狭长的走廊光影中拉得修长。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香江电影圈的小圈子。

第二天上午还不到八点三刻,长城公司一号标准放映厅门口,已聚拢了不少人。

收到邀请的媒体记者架起了相机,镁光灯在略显昏暗的走廊里不时闪烁。

受邀的影评人,文艺界人士低声交谈,气氛凝重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好奇。

邵爵士和方逸铧女士那边,并没有亲自过来,而是安排了一个经理过来。

剩下的基本就是左派自己人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初版《少林寺》的导演陈文。

他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早早便到了,独自坐在前排偏左的位置,腰杆挺得笔直,双手紧握放在膝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周围的窃窃私语似乎都与他无关,他的全部心神仿佛都已沉浸在对即将看到的画面的期待、审视,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中。

这部他曾倾注心血却中途搁浅的项目,如今被一个来自内地的年轻人接手,会呈现出何等模样?

他不断回想程学民的《太极》,那部片子的确灵气逼人,但《少林寺》题材更厚重,格局更大,他能否驾驭?

八点五十八分,放映厅的灯光次第暗下,只剩下安全出口微弱的绿光。

嘈杂的人声瞬间平息,被一种紧张的寂静取代。

沉重的丝绒帷幕缓缓拉开,雪白的银幕亮起。胶片通过放映机片门的哒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没有冗长的片头,直接切入画面。

隋末乱世,荒芜的黄河滩涂,烟尘蔽日。

于承惠饰演的反派王仁则纵马驰骋,鹰顾狼视,镜头凌厉地扫过被驱役的民夫惨状。

紧接着,少年由李连洁主演的觉远目睹父亲被杀,雨中逃亡,昏厥在少林寺山门前……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陈文的身体微微前倾。

镜头语言,叙事节奏,与他当初设计的文人化,偏重考据的风格截然不同!

程学民的镜头充满动感与力量,每一个画面都像绷紧的弓弦。

而当少林寺大门开启,晨光中武僧练武的宏大场面展开时,陈文忍不住轻轻呵出了一口气。

那不是表演,那是真正的功夫!

长镜头下,李连洁和众多全国武术冠军出身的演员们,将少林棍法、拳法、刀术演绎得虎虎生风,拳拳到肉。

没有花哨的剪辑技巧,全是实打实的长镜头真功夫!

棍棒交击的闷响,腾挪跳跃的破风声,吐气开合的呼喝,通过昨晚才刚刚最终确定的混音效果,如同惊雷在放映厅内炸响,震得人耳膜发嗡,心潮澎湃。

“这……这根本不是电影,这是武术纪录片啊!”后排一个影评人忍不住对同伴低语,声音带着颤抖。

“你看那眼神!李连洁那靓仔,眼神里有戏!从懵懂少年到复仇使者的转变,层次分明!”另一个资深影评人扶了扶眼镜,喃喃道。

当影片进行到高潮部分,十三棍僧救唐王,雨夜突袭王府的戏码时,整个放映厅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