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暴动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席卷而来。
武文彬抚摸着腰间发烫的 “太平令”,这是大贤良师启动护道大阵的征兆。
邺县城头突然刮起怪风,狂风呼啸,将汉字残旗卷上云霄。
旗面在百米高空燃起幽蓝火焰,缓缓化作北斗七星图案。
这奇异的景象让百姓们惊叹不已,仿佛是上天对太平道的一种庇佑。
“禀圣子!元氏县佃农砸了刘氏祠堂!”
传令兵的马蹄踏碎晨露,一路疾驰而来,他的脸上满是兴奋和激动,“常山各坞堡的存粮都被灾民分了!”
武文彬望向北方翻滚的血云,那是彗星掠过常山郡的天象。
王芬的 “天惩” 预言正在应验,百姓们的反抗之火越烧越旺。
五更天,邺县城门缓缓开启,发出 “吱呀” 的声响。
二十辆满载典籍的牛车缓缓驶向巨鹿,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音。
郑益的白发在晨风中飞扬,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老儒生怀中紧抱着失传的《古文尚书》,那是用刘氏地契换来的孤本。
武文彬望着车队消失在官道尽头,心中感慨万千。
突然,武文彬拔出陌刀,用力劈向残碑,大声喊道:“传令!今日市肆所有粮铺半价售粟 —— 让百姓吃饱了,随本圣子去元氏县讨公道!”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斗志。
晨钟响彻七十二坊,炊烟在秋阳下交织成网,整个邺县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
邺县百姓望着北去的黄巾队伍,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激。
他们突然发现,那些霉变的陈粟,不知何时换成了带着泥土香的新粮。
跛脚老丈抓起一把粟米贴在胸口,浑浊的老泪滴在 “太平” 二字上。
这新粮,是武文彬连夜带人从豪强地窖抢出的秋收新粮,它代表着太平道对百姓的关怀和承诺,也让百姓们更加坚定地支持太平道。
...............
常山郡的夜空被赤色彗星撕裂,尾焰在云层间拖出三十里长的血痕。武文彬驻马元氏县郊外的土丘,玄甲上的北斗云纹泛起微光——这是张角用陨铁打造的护心镜,此刻正与天际异象遥相呼应。三日前观星台浑天仪突然转向时,他便知道这场天火之劫躲不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禀圣子!彗尾扫过处地动山摇!"斥候的马蹄踏碎薄霜,鞍前挂着半截鎏金门环,"刘家坞堡外墙塌了三丈,流民正在冲击粮仓!"
武文彬摘下额间黄巾,丝绸浸透符水后在夜风中猎猎如旗。他身后三百轻骑同时点燃火把,火光中可见每人马鞍旁挂着陶罐——邺县匠作营新制的火油雷正泛着幽光。这些陶罐用黄河淤泥混着铁矿渣烧制,内藏鱼脂与硫磺的混合物,遇火即爆。
"让刘家见识太平道的天火。"陌刀劈开夜幕,马蹄声惊起林间寒鸦。流民向导是个左耳缺失的汉子,此刻正趴在张牛角背上嘶吼:"粮仓在坎位!去年中秋,俺亲眼看见他们运进去三百石新粟!"
坞堡方向传来哭喊声,数丈高的包铁橡木门已被砸出裂痕。墙头箭楼里,七品术士刘琨正在催动龟甲阵,青灰色的卦象将石块尽数弹回。突然一道寒光破空而至,生死符穿透卦象缝隙,在他左肩炸开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