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经验褪色,傲慢失效,得粉丝者得天下。”

“那究竟怎么聚集粉丝呢?”

“我们需要一档全新的选秀节目,将小众圈层中讨论的话题推向大众,让【观众】成为【用户】,参与到内容制作乃至宣发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出道团体的阵容。”

“因此,也就意味着她们有了比微博、直播平台更直接的粉丝获取渠道。”

说到这里,吕锦程停顿一下,指向另外一桌互相拼酒的莺莺燕燕。

“当然,我认为这档节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充当粉丝与偶像内容交互的载体。”

“比如说,《女神101》除了每周上线的节目正片,每天都有近200条参赛选手的短片,通过妙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向外推送,到达粉丝端,持续吸引流量。”

“于平台、于艺人、于经纪公司,节目就像在偶像市场的大坝上,开了一个口子,巨大的流量效应递次呈现。”

“把现有的蛋糕做大,对所有人都是件好事。”

“何乐而不为呢?”

男人笑着仰起下巴,干净利落地一饮而尽。

“说得好!不愧是在座最年轻的老板!”

斗鱼陈总二话不说跟着喝光,放下酒杯,率先鼓起掌来。

“小吕,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把点金传媒做的风生水起了。”

孙莉先是抿了一大口酒,思考几秒,才忍不住感叹道。

“你对这个时代理解太深了。”

这位炙手可热的年轻人随口一句话,正中偶像经纪的核心。

——一门2B2C的生意。

对于偶像经纪公司而言,B端变现是主导。

艺人如果足够有分量,会有B端的影视剧、综艺、广告等,主动找上门来。

如果知名度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就一定要做C端。

简单来说,就是经营起一个粉丝体系,以大量C端粉丝的黏性,形成竞争壁垒。

快速崛起的行业黑马点金传媒,其自身的发展理念正是如此。

以粉丝运营优先。

为了满足粉丝,点金传媒构建了多种内容体系。

比如每日为签约达人们更新日常视频,做图文内容,建立官方粉丝群,接下来甚至还推出了专门的短视频App。

有了粉丝,就像各大直播平台的当红主播,有了每天送“跑车”、送“游艇”的拥趸。

商业变现就成了“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事情。

“别说了孙姐,你反应还算快的,其实看到节目成功之后,我才后知后觉,意识到时代变了。”

天行传媒的老板马延琨插过话头,笑呵呵调侃道。

“虽然是小吕公司的艺人拿了总冠军,但她有颜值有实力,说到底,我也没觉得有多出人意料。”

“可像孙昕那样的纯素人,能够挤进出道位,甚至压过我们许洁一头,这我真有点看不懂了.”

“最牛逼的是,孙昕还没起势的时候,你点金传媒就把她签了下来!”

马延琨摇了摇头,晃了晃脑子里的酒气,笑着看向吕锦程。

在这个圈子混迹接近二十年,他的固有认知正在逐渐瓦解。

在传统偶像制造模式下,想要成为明星,需要得到绝大多数粉丝的认可。

就像马延琨自己所说:“女团一定要出圈,一定是大众偶像,所以它一定能受到音乐圈、舞蹈圈、时尚圈等多个圈层的认可。”

可是,当年轻人的朋友圈很快被孙昕刷屏的时候。

【昕机不妙,需要你一票!】

【你努力,我努力,昕昕就能创奇迹!】

孙昕一度成了社交媒体热传的现象级艺人。

事实上,孙昕并非“典型”偶像,她是还在读书的素人。

唱跳小白,业务能力几乎为零,圆脸蛋,身高不足一米七,外形也不符合大众对女团的白高瘦审美。

但她阴差阳错,和自带流量的缪可言,住在了同一间寝室。

直播过程中,她一口地道的星城塑料方言,甜美可爱的外形,泼辣大胆的辣妹性格,以及对于独立女性精神的推崇,很快成了节目的话题人物和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一些观察者眼中,《女神101》并非一档常规意义上的唱跳综艺,而是一场空间时间高度集中的社会实验,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金字塔形的节目Logo和选手座位分布,带有强烈的隐喻意味。

101个各路出身背景的年轻女孩集中封闭住宿,以月为单位持续竞争,有人跃迁,有人坠落,最终只有10人站上金字塔顶,成团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