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出其不意

复山河 新海月1 2549 字 17天前

相比之下,河南那边情况就好多了。

团军从来没过去活动过,自然谈不上得罪人。

没有私人仇恨,大家都是朝廷的部队,地方衙门不会刻意为难他们。

“嗯!”

“现在这种时候,确实应该向河南突围。

不过那边人生地不熟,地方衙门财政也不富裕,多半无力为我们提供后勤补给。

想要在河南暂避,必须先解决钱粮问题。”

白毅峰想了想说道。

内心深处,他想到的很多。

谋划立功不成,反而遭遇大败,他的仕途基本上被葬送掉。

团军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如果没有大的变故,战后团军被解散,那是大概率事件。

运气好的话,能够找人运作一个有实权的官当。

运气不好的话,直接被就地免职,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白毅峰来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错过了在镇压傅逆中立功的机会,那就只能寻找新的契机。

现在的大虞朝,几乎是遍地狼烟。

南方的叛军成了气候,现在不好打,那就到北方谋求发展。

相比割据一方的南方叛军,刚刚起步的北方叛军,此时各方面都很稚嫩。

“大哥,钱粮的问题是一个大麻烦。

现在抢叛军倒是简单,麻烦的是抢到东西之后,怎么顺利给运出去。

后续的追兵队伍,可是越来越多。

稍有不慎,被敌人给咬上了,那就麻烦大啦!”

白毅浩摇了摇头说道。

钱粮一直是困扰大虞朝的难题,从九边精锐到内陆卫兵,就没有不为钱粮发愁的。

团军这种没有编制的部队更惨,所需的钱粮物资,全部只能靠自筹。

前面在老家的时候,有叛军威胁,为了保住家业,士绅们还能赞助一部分。

更多的钱粮,还是靠向民间加征和劫掠筹集。

团军的名声臭大街,就是在筹饷过程中发生的。

作为地主武装,原本他们和士绅关系还是不错的,军纪败坏也不会对“自己人”下手。

导致双方闹翻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拿了钱,依旧没有能够挡住叛军。

钱花了出去,却还是让大家遭了兵祸。

损失惨重的士绅,除了嫉恨叛军外,对团军的无能也非常不满。

吃过亏之后,再想拿“保境安民”去忽悠大家出钱出粮,就玩不转了。

等到官军收复湖广,不光士绅不愿意赞助团军,就连商旅、百姓也不愿意给他们交钱。

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团军依旧靠武力强行征收,一下子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白毅峰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局面已经无法收拾。

迫于无奈,在大战爆发之后,他才主动请缨。

事实上,他自己不站出来请战,镇远侯也会强行指派他出征。

毕竟,人家有自己的嫡系武装,团军的存在非常碍眼。

直接下令遣散,又要花上一笔巨款,还容易惹出乱子。

消耗在战场上,对各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能带走多少,算多少。

北方的局势,同样非常糟糕。

先帝时期的改革,也挡不住连绵不绝的天灾。

关中存粮有限,叛军要不了多久,就会出关劫掠。

渡过了前期阶段,流寇杀入河南,后面那些地方官就会主动上门求我们出兵。

打不过成了气候的傅皓轩,我们还打不过一群流寇么?”

白毅峰故作镇定的分析道。

叛军出关的推测,这是他参加军事会议,从中获悉的。

预测会不会成为现实,他自己也不确定。

现在为了安抚人心,这必须是真的。

虽然受困于团军的恶名,一众团军高层都没有了退路,但想要大家奋斗,还是需要一张大饼。

在河南发展,还是在湖广发展,并不重要。

关键是团军必须发展起来,大家的荣华富贵才有保障。

哪怕到了现在,团军内部依旧渴望获得正式编制,加入大虞朝的统治队伍中。

……

南京城。

看着手中的战报,傅皓轩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