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微微一笑,解释道:“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文化教育也有差异,采用不同试卷正是为了让各地区考生能在更适合自己的难度下展现才华,否则边疆各省的考生何时有出头之日?”
王抟皱眉道:“陛下,朝廷的官缺只有那么多,若照顾其他各省的考生,岂不是对中部和东南省份的考生不公平?”
李侃摇头道:“没有绝对的公平,此举不仅是为了选拔各地人才,也是让各地读书人尽早归心,有利于地方稳定。”
“取士名额在考前行文公布,根据各区人口比例分配名额,这样相对比较公平。”
王抟微微颔首,“陛下此举甚是高明!不过考点不在长安,如何杜绝作弊很关键。”
李侃轻轻点头,“朕会在考风考纪上严格把关,每个考区都会安排监察御史,从出题、监考到判卷全程监督,若有舞弊严惩不贷。”
郑凝绩担忧道:“从长安到各地路途遥远,如何确保考题不会泄露?”
“试卷将由禁军负责护送,具体如何施行,朕考虑清楚之后会给出大致的意见。”
大臣们听后纷纷低头思索,王抟率先说道:“陛下圣明,等您给出指示之后臣便去拟定章程。”
李侃笑着颔首,目光看向孙偓,“除了教育署,朕还决定成立福利署,专司百姓福利,扶危济困,在各州县设居养院、慈幼庄和安济坊。”
“丐者育之于居养院,病者疗之于安济坊,孤者养之于慈幼庄。”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孙偓似懂非懂,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恕臣愚钝!能否明示一二?”
李侃耐心解释道:“居养院就是让那些无家可归之人有个安身之所,提供衣食住行,让他们能生存下去。”
“慈幼庄则是收养那些失去双亲的孤儿,给予他们教育和生活保障,让他们能健康成长。”
“安济坊就是为生病却没钱医治的百姓提供医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