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玉米熟了

“知道您没有把我们当下人看待,不管什么时候您都把我们当成同伴,我们很感激,夫人的知遇之恩,文芳和家人没齿难忘!”

只要提到让他们改称呼,改一些微小的习惯,他们就喜欢把知遇之恩挂嘴上,对于古人喜欢表达自己的忠诚,秦淇莜也是见识了,不过秦南一家她可以放心,对黄大山一家还是微微有点不放心,姜青一看就不是经常干农活的,在地里笨手笨脚的,黄鑫蕊则像个富家小姐一般,虽然苦累了也不喊累,但她没有办法完全放心用。

不能怪她多心疑心,她孤儿寡母的,要在世间立足不容易,黄大山一家除了他本人一看就是庄稼人,他妻女一点都不像农家人,姜青会做饭,但做饭水平也就比秦淇莜强一点点,能把东西煮熟,母女两人最熟练的也就针线功夫了。

不知根不知底,她真不敢放心用,主要是在现在的条件和情况下,用处不大。如果把黄大山当成长工用,姜青母女不用,就按照市场人工价工钱二十一天,黄大山一家不饿死才怪。

上次见到的货郎也不知道多久才会再来一次,上次看到货郎来村里卖货,秦淇莜便托了对方去黄家村打探黄大山一家的情况,这都去了快二十天了,还没有看到货郎回来,也不知道现在的流民会不会影响到这个卖货郎。

县城里已经乱了,周边的村镇乱起来是迟早的事情,有马桥这样的官吏在,不乱不正常。

晚上秦怀玉回来听到秦央跟他说起白天的事,顿时恨自己还太小,帮不上家里,想起学堂里都少了三四个同窗,想来也是这次征收粮食让那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吧。

接下来的天气一天接一天地下雨。

玉米接连的熟了,秦淇莜让家中人把早熟的玉米棒子搬回家中,一串一串的吊在屋檐下风吹。

玉米产量高,可没有那么多地方放,村中和秦淇莜关系好的人家,秦淇莜都吩咐姜青送去甜嫩玉米,而玉米秆子则放在祠堂门面的堤坝里,告诉村民这个杆子是甜的,可以吃。

从来没有吃过玉米的村民吃到甜丝丝的玉米秆子,都很开心。

“原来是甜的啊,难怪疯子会种那么多出来!天天嚼着这么甜的东西,真是给个神仙做也不换啊!”一个村民嚼着玉米秆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