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气恼

从有星星联想到“日”,“日”这个字最开始的字形与图案无异,一轮圆日高挂,甲骨文上便是一个大圈,后者开始在圈中加一点,慢慢流传广泛。后来由于字形愈发简化,书写不便,便由圆转变为方折,逐渐有了如今日的模样。

“日”随着时间变迁更为方正,此时“星”的笔画人们也觉得不甚合理。

“生”在同时期原本是象征着树木生长,这个过程中长在地上的树杈子逐渐茂盛,树干上的树枝便由一对变成了两对,最上面的向阳而生,有愈发茂盛的趋势。

从有星星联想到艳阳天,原本在树杈子两边代表星星的圏变成了变迁后的“日”。日头都是在天上高挂的,争议之下从两边移到了“生”字的朝上的树杈与树干上。

如此,“星”这个字的两个组合词都加以改变,成为很长短短时间记录日月星辰的字形。

战国时起为了简单一些,星上的三个日变成了主干上单个的日,更为方便书写,两侧的树杈子仍向上而生,只是没了小太阳。

后汉时期,人们见识多了许多,也见过记载的许多流星,夜里划过夜空拖拽着一行亮眼的亮光。原本向上生长的树杈子在此时已经演变成了一条直线,“生”字更像圭,只是少了一横。

这个阶段文字已经相对完善,记录星象也相对单一,彗星的尾巴一条斜线便赋予进了“星”里,变化成了如今的星。

文曲星看完托着下巴:“哦~原来我的名字里这个字经过这么多变迁啊,古人的智慧我叹服了。”

廖时苟轻笑了一声,指着书册上的星字道:“你可不单单是知道了一个字,还有日、生,这两个字组成的星。”

“是是是,我现在觉得咱们如今用的这些字的来源都好有意思,原来当时用生来形容月亮太阳升起是有着万物生的寓意啊,太有意思了。”

文曲星说完,看向了其他的龟甲,兴味更浓。

“是啊,现在我觉得我们不单单是为了课题而来,这里面的意义更为重大。”廖时苟说完也俯下身继续看了起来。

展柜里的龟甲似是冲破千年的时间隧道,诉说着各自的渊远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