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是,沉重的信任。
【穆凉城怎么这么傻,如果这是我的美人计,他十年的卧薪尝胆不是都白费了?】
淮南经过穆凉城十年发展,军中有二十万水师,这才是淮南真正的依仗。
只是为了这份依仗,淮南财政很艰难才能维持收支平衡。
安知夏一边看着,忍不住佩服能从无到有,拉起水师的明堂。
十年耕耘,有此基业,已经很了不起了。
【若说造反,最核心的要素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这点,算小美人完成了一半,那二十万水师真香啊。】
【广积粮,等占城稻种寻来,给我三年,保准让小美人天天忙着建粮仓。】
【缓称王嘛,京城近几年,一定会打成狗脑子,我们只要清醒,不卷进去就是胜利。】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扭转财政赤字,因地制宜才是上策。】
安知夏放下手中的册子,“要不,淮南王府组织个商队?”
穆凉城皱眉,“什么意思?”
“你看淮南有什么?以淮南的气候,种植水稻和养蚕是极好的。但是,其他东西,样样都缺,没有商队互通有无,淮南军队不能只吃大米吧?”
【我给你上中下三策,下策,自然是大力发展商业,用淮南的大米丝绸,交换其他地方的特产,比如蜀中的藤甲,青城的刀枪等等。】
【中策,是大力扶持丝绸行业,挤兑目前最出名的蜀州丝绸,以高端丝绸作为军费,不但能养兵,还能让淮南百姓富裕。】
【上策,便是大力发展种植和基建,借助商业,让全天下人都吃上淮南的大米,进而蚕食其他地方的粮食生意,最后,让淮南以外的地方,不得不依靠淮南。】
人可以不穿绫罗绸缎,却不得不吃五谷杂粮。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用兵高手的风范。
穆凉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从未想过,贫瘠的淮南,还能有特产,甚至能借着此地的气候,拥有挟制天下的力量。
这都是安知夏的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