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上,徐后论功行赏,亲封桓陵骠骑将军,御座上的李崇德也连声赞他乃当世冠军侯,引得徐后意味不明地看了他一眼。
消息传到并州,王洵拿着信纸,面上扬起了再真心不过的笑。
李常玉死后,桓陵孤身离开洛阳,王洵当时正在琅琊,昏迷不醒,连他最后一面也未见到。
前世,骠骑将军桓陵,在南魏和胡人的最后一场大战中失去了踪迹。
而这一次,他们都不会重蹈覆辙。
裴蓁蓁走到王洵身边:“在看什么?”
王洵将信纸交给她:“十三郎这一战,便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裴蓁蓁已是听过这消息了,唇边多了些浅淡的笑意:“看来,他终于是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想明白了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作为朋友,裴蓁蓁和王洵,发自真心为他高兴。
盛夏已经快要过去,但酷暑的余威还在,裴蓁蓁本想在房中继续放些冰块,却被王洵拦了,只道那样容易伤身。
还拉了褚月明为自己佐证,裴蓁蓁只能不情不愿听了他的话。
屋子里有些闷,裴蓁蓁额上出了一层薄汗,想到不能用冰,又气呼呼地瞪着王洵。王洵无奈一笑,拿了一旁的团扇,轻轻为她扇起了风。
昭明三年,天下开始流传起一句话,南有十三,北有王七。
第九十四章
诸王已死, 这场内乱给南魏带来的影响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徐后变得越发多疑,登基三年,本以为李崇德的帝位已经稳固, 自己的权位也无人可以撼动。
但诸王的选择却在徐后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他们不接受皇位上坐着一个远不如他们的傻子, 不接受徐后以女子之身执掌朝政,哪怕她做的其实并不比那些男人差!
诸王死后,立下大功的四方将领被大肆封赏,在这一点上, 徐后显得毫不吝啬,但随即,她调任各大将领, 将他们与手下熟悉的下属、兵士分隔,其中稍有不满者,都被徐后以雷霆手段清洗。
她更是安排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徐骋入军中,成为数万禁军中的大统领,连桓陵也要屈居其下。
朝中对此颇有微词,不少人上奏劝谏, 却被徐后统统压下。
在徐后和朝臣们的博弈中, 李崇德的存在似乎越来越弱, 即便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 他也不过是象征性的摆设。
这个原来只要一串冰糖葫芦就能高兴的男人, 脸上的笑越来越少, 他不懂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却能敏锐感受到徐后和朝臣之间的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