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刍更是写了一封真情实意到不行的信给楚幽王,信中说他自己也是被蒙蔽的,现在已经知错。
但是王兄也被蒙蔽,只要王兄杀掉奸贼李园,他愿意不战而降,甘愿领罪,任由处置。
负刍这一招气的李园鼻子都歪了,他一个小吏出身,仰仗王权的外戚,难道还能谋反?还能夺了熊氏江山?
但是李园还是吓了一跳,赶紧给楚幽王解释,他也真怕楚幽王误会,真信了负刍的鬼话就完了。先前崖柏那事,还不算彻底过去了呢。
楚幽王当然不信负刍的鬼话,这么简单的挑拨离间,他不可能上当,虽然确实对上次李园派崖柏的事心有不满,但是现在可不能内乱。
安抚李园以后,楚幽王回信,要求负刍立刻投降,只要投降,看在被蒙蔽的原因上,一定从轻发落!
这两个人当然谁也不信谁的鬼话。
都只是为了师出有名罢了。
但是最急的还是负刍,实力的差距让他觉都睡不好。
自古以来,王室内部叛乱若是不能快刀斩乱麻,那么叛乱的发起者,往往都只有死路一条。
秩序尚未彻底崩溃前,无论臣民都会遵从秩序的惯性,也会下意识的维护秩序,自然遵从正统。
哪怕是楚幽王这种人,一旦不再瞎搞,优势就会逐渐滑落到他那里。
最主要的是,负刍在战场上输了。
这才是最要命的,叛乱夺权什么都是虚的,能打才是真的。一旦战场失利,瞬间就会失去太多支持,观望的墙头草会瞬间改变阵营。
行刺失败,战场失败,这都是让楚幽王重新收获权力的重要原因。
若非景氏知道无路可退,以景氏数百年的积累全力支持,负刍早就完蛋了。
负刍本就焦虑非常,寝食难安,在听闻门客的建议后,虽然觉得成功获得魏国齐国两国帮助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想要死马当活马医,试上一试。
同样承诺割地赠城,反正是空头支票,开了也就开了,现在不开,等死了也没机会了。
事情成了以后给不给,那可就另说了。
现在魏国齐国哪怕攻过来,打的也是好大哥,抢的也是好大哥。
只有好大哥无暇他顾,自己才能争取到一线机会!
就在负刍四处求援的时候,楚幽王也终于做好了准备。
孟夏,槐花挂满枝。
还是由李园亲自出征,带领三万王室亲军,再加上四方听令勤王之军,共计壹拾捌万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浩浩荡荡杀向江东。
负刍大开府库,景氏也是拼尽了一切,将所有珍宝都赏赐了出去,负刍更是给出了自己能给的所有承诺,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但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又不是国外打过来了,上层贵族再怎么想打,底层士卒是不想打的。
尤其是负刍这方,他这个清君侧的理由,很难让士卒坚定地反抗王师啊。
兵力差距大,处于弱势,更让士卒们没有什么战心,哪怕有着财货的支持,依旧是节节败退,负刍只能苦苦支持。
就在负刍刚挨上打的的时候,姚贾也终于又一次回了大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