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看到这些刚刚伸出的装置是在黑色晶板的外围,其占据的面积相当于100个黑色晶板的总面积,基本上陨星的朝着红巨星的这一面完全被这些装置所占据。
随着李乾按下主控制屏幕上的确认键,一种无形的能量从这些装置中被释放出去作用于远处的红巨星。
这又是一种人类未知的能量,在陨星内部控制室的面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能量正在作用于红巨星,刚才由飞碟测绘生成的红巨星体积参数正在迅速变小,尽管这个减少的速度是非常的可观,可是在庞大的基数面前这个速度还是显得很渺小。
不管怎么说,红巨星已经在事实上开始被压缩,这点来自旗舰上精密扫描设备也进行了确认。
可是整个伊甸帝国的舰队都没有检测到陨星发出的能量波动,这不是说能量波动不存在,而是这种能量并非是人类已知的能量不在监测范围内自然也就不存在波动。
陨星上也带有智控系统,只是有着不可思议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在智能控制方面却没有人类发展得好,陨星的智控AI相当呆板,像是早期人类开发的AI水平。
陨星的智控AI就是以陨星来命名的,在对红巨星的收取启动之后,陨星就根据数据变化给出了预估时间,对于红巨星的收取工作预估时间大约在8个月左右。
整个收取的过程越往后将会越明显,当最后红巨星被彻底收入陨星内部的时候,陨星将替代红巨星成为整个星系的质量中心。
收取的过程是枯燥的,前期除了中央控制面板上的数字变化和下方收取进度条的变化外,肉眼几乎看不出收取的效果。
趁着这段时间李乾和将军们也安排机器人对整个综合区域和部分能够深入的功能区进行探索学习,防止日后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陨星的故障后他们有能力对其进行功能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