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看见《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时,凡胎肉眼的唐三藏看不透猴子打死白骨精的缘由,以为是他三次错杀好人,于是念了紧箍咒,写了贬书赶走了猴子,但是非对错,真相功过,和猴子不敢直视的样子,又有谁知晓真相呢?
我们看见《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时,猴子怒清风明月,发狠推倒了人参果树,幸亏得师傅指点才救活果树,没有一场空。
一场空,对了,猴子有名字的呀,他叫悟空,孙悟空。
想到这里,跟着记忆还看见了《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时,在水里大战数次的悟能和悟净。
还看见了《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前,被压在山下五百年,得以取经人揭开山上如来所贴法咒,悟空脱困拜师,只是心猿本就洒脱,六贼又岂是真的无踪?难道《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就一定是对的?不随地撒尿的猴子,他还是猴子吗?
你看《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时,独斗二郎显圣真君和一众天兵天将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又是何等的真实,那时的他会怕死,也会害怕身边的人离去,所以《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大闹了地府,将生死簿上猴类皆尽勾去,可怕死的孙悟空反而更加灵动可爱,那和六个兄弟们饮酒聚义,要与天争命的猴子,才更像一只真正的顽猴。
只是花果山静,水帘洞空,四下安寂,曾经的七大圣聚义仿佛就在昨日,此刻的猴子却再无兄弟。
是的,记忆不由自主的回到了最后那一日,这一次的猴子不再是《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时那向天的疏狂,而是落寞又决绝的身影,以酒祭了兄弟们的情谊,孤身再出水帘洞,决心再去战这漫天神佛。
此去,未竟。
这一刻,我们也醒过来了,天命马喽也打破冥顽,悟了空,原来最开始的你,就是真正的你。
于是,那双眼睛里有着金光闪烁,虽然身影还未定格,但你的意念早已提棍,向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