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倒谢?

在场的藩王全都醒了酒,开始互相观望。

怎么选?

是让国库承担藩王宗禄,还是让内帑承担藩王宗禄?

崇祯的话说的非常清楚。

从今往后,国库会首先保证军费和官员俸禄。

最后才会发放藩王宗禄。

如果国库亏空,那么就会拖欠宗禄。

什么时候有钱了,才会补发。

可是让内帑承担藩王宗禄,也会出现因为亏空导致的拖欠行为。

说出这个疑问后,崇祯笑而不语。

内帑怎么可能会没钱呢!

就算真的没了钱,他也可以像历史上的满清那样,把内帑的开支包装一下,让户部用国库的钱报销。

然后对外宣称公私分明。

赵王和周王已经搬到京师十年有余。

属于既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钱的藩王。

崇祯唱什么曲,他们就弹什么调。

赵王率先说道:“请陛下徐云臣以后的宗禄由内帑承担。”

周王紧接着施礼:“臣附议。”

其余藩王见状,也只能跟着同意。

他们十分清楚如果坚持让国库承担宗禄,那么拖欠宗禄将会成为常态。

商议完此事后,崇祯的脸色再次冷了下来。

他看向蜀王:“藩王宗禄的事说完了,下面该说一说抵制国策,霸占民田,祸乱地方的事了吧?”

蜀王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他连忙跪地磕头:“臣知罪,求陛下恕罪!”

锦衣卫把他的情况查了个底朝天。

认罪认罚还能在崇祯心里留一个好印象,进而减免处罚。

拒不承认只会让后果变得更加严重。

见蜀王已经认罪,崇祯当众说道:“既然认罪,那就留在京师慢慢商议如何处罚的事吧。”

蜀王朱至澍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啊?这...”

崇祯眯着眼睛问:“有问题?”

蜀王朱至澍连忙低头:“臣...臣遵旨。”

崇祯看向福王并说道:“福王兄你也留在京师吧,朕挺想你的,没事的时候咱们弟兄多走动走动。”

福王朱由崧浑身一震,哭丧着脸说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