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崇祯皇帝对此似乎并不十分担忧。尽管延绥巡抚洪承畴已被调往两广担任总督,但三边总督孙传庭却已将总督府迁至榆林镇。这位孙传庭可是崇祯皇帝眼中的定海神针,有他坐镇,崇祯皇帝相信,再多的流寇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
“王大伴,传朕旨意给内阁和军机处,让他们转达朕对于延绥灾区的意见。”崇祯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说道。
“是,陛下。”一旁的王承恩赶忙躬身应道。
“首先,要全力支持三边总督孙传庭。他是朕的股肱之臣,朕对他寄予厚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要做他坚实的后盾,让他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应对流寇之乱。”崇祯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二,便是要持续稳定陕西周边的局势,从巡抚到府道州县的各级地方官员,都绝不能让自己辖区内出现大规模流窜的流寇。”皇帝面色凝重地说道。
“第三,内阁六部提议由御史吴牲担任钦差,负责主持陕西安抚灾民的工作,朕对此表示赞同。”皇帝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朕的内帑可以拨出一百万银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笔钱并非单纯的赈灾款项,而是要以工代赈。”
“是。”王承恩赶忙应道。其实,原本这应该是军机处大臣杨嗣昌的职责,但今天杨嗣昌身体不适,无法前来,所以他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便临时顶替了上来。
小主,
崇祯皇帝接着换了一摞奏章看。
“据查,安塞守备张献忠对功劳分配不均心怀不满,因短缺五百枚银元的赏金,愤然杀死了他的上级游击将军杨子安,然后当了逃兵,南下逃往关中。目前,延绥巡抚衙门已经发出了海捕文书,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这是一封从榆林边关送来的密信,信中详细描述了锦衣卫在当地观察到张献忠的所见所闻。崇祯皇帝看完后,不禁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