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京师大学堂 5

一边是周、王二人“掀锅”的急切面孔和现实危机的步步紧逼,另一边是自己数十年恪守的官场准则和士林声誉。

“难道……真的没有两全之法了吗?”

就在他心乱如麻,几乎要被这沉重的压力击垮之时,书房外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伴随着老管家恭敬谨慎的声音:“老爷,有京城来的急递,是……是阁老府上的印记。”

“阁老?” 赵彦猛地一个激灵,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稻草。

他口中的阁老,自然是指他的座师,当朝首辅申时行。

在这个节骨眼上,座师的来信,意义非同小可。

“快!快拿进来!” 他几乎是抢步上前,亲自打开了房门,从老管家手中接过那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手指因为寒冷和激动,微微有些颤抖。

他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就着桌上那的油灯,展开信笺。

申时行的字迹一如既往的沉稳端秀,但信中的内容,却让赵彦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为之停滞!

信不长,核心只有寥寥数语,却如同惊雷炸响在他的耳边:“今储君已奉密旨,微服入豫,查勘实情。恐已至汝境。储君年少英断,然此事牵涉甚广,望汝慎之又慎,妥善周旋,既要厘清积弊,亦需保全自身,勿使局势失控。切记,切记!”

储君……太子殿下……已经到河南了……

赵彦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手中的信纸几乎拿捏不住。

太子亲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陛下对河南学田案的重视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意味着他之前幻想的“内部消化”、“徐徐图之”已经完全不可能!

也意味着,周继祖和王之垣所言的“掀锅”,已不由他们主导,而是由这位微服而来的储君,亲自来掀。

与赵彦在开封布政使司衙门内的如坐针毡、冰寒刺骨不同,远在永城“悦来客栈”的太子朱常澍,此时,正亲自询问刘锝跑到开封,带回来的一个关键人物。

原永城县户房陈司吏。

客栈一间被临时充作讯问室的客房内,炭盆烧得噼啪作响,映照着几个人影晃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