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固定着三个圆柱形的透明容器。每个容器内,都悬浮着一团拳头大小、微微搏动着的、暗红色的肉块。肉块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类似神经网络的银色纹路,它们缓慢地蠕动着,从容器底部提供的无色营养液中汲取能量。

不是完全惰性,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威胁。它们像是被阉割了集体意识、只剩下基础生命功能的“种子”碎片。

就在星种观察这些肉块时,它的能量感应器突然捕捉到来自箱内另一个微弱的、独立的信号源。那是一个小小的、指甲盖大小的黑色数据芯片,被巧妙地固定在某个容器支架的底部,似乎是为了在箱子被打开时才能被发现。

星种立刻用工具臂小心翼翼地取出了芯片。芯片的接口是标准的,与它自身的系统兼容。

没有犹豫,它清空了一个安全的缓存区,将芯片连接了上去。

数据流涌入。不是结构图,不是研究日志,而是一段加密的、带有特定解码密钥的实时环境数据流,以及一个……定位信号!

数据流的内容是星种此刻所在“旧反应堆控制前厅”及周边通道的详细环境参数,包括能量背景辐射、空气成分、温度、压力,甚至包括星种自身移动时产生的轻微震动频率!而定位信号,清晰地指向要塞的更下层,一个在结构图上被标记为“数据汇流及深层通讯阵列”的区域。

星种瞬间明白了。这个芯片是一个信标,一个触发器。当箱子被打开,芯片被读取的瞬间,它就已经向某个接收端发送了信号——“访客已至,状态如下”。

它被监视了。从它发现MULE-73,到找到这里,打开箱子,一切似乎都在某个存在的预料或者说引导之中。

是“深层结构维护部”?还是那个在MULE-73体内植入代码的“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