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两代皇帝皆是无能,那后果就是彻底沦为朝臣的傀儡,费尽心机组建出的锦衣卫,将变成一场白费功夫。”
没有锦衣卫这档子事,那朝臣与天子双方还能够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相互之间合作融洽的话,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可只要开始推行锦衣卫的筹备,就等同于将朝堂百官都推到了天子的对立面。
朝臣将会绞尽脑汁,抓住一切机会打压皇权,将皇位上的人变成傀儡,将锦衣卫变成没有任何权力的废物。
双方将会直接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关系。
“托孤?”
老朱想了想。
选择有忠心,有能力,也有权势之人作为托孤大臣,最好还得是个孤臣。
如果有这样的人选,也未必不能平稳的过渡皇权。
可这样的人,就跟有能力的皇帝一样难找。
在短暂的思索之后,他摇了摇头,直接否定了这个念头。
要立长子,就得接受能力不足的可能。
要立能力强的,就得接受往后的朝堂内乱。
前者能保证皇室内部不会因为内斗出现太大问题,后者则能确保坐上皇位之人,定然能够是所有皇子之中最优秀者。
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
“立嫡立长肯定是没错的。”
“可若是真有次子的能力远超其他所有人,立贤也未必不行。”
“就比如,刘如意如果从惠帝与吕后手中抢到了江山,那自然是能够服众。”
刘恒想了想道。
他也并非嫡长子出身。
跟刘盈、刘如意相比,从前压根就没人觉得他能坐上这皇位。
且那个时候,所有人眼中可能争夺皇位者都只有这两人。
包括刘邦。
若要立长,那自然是刘盈,若是论他的喜爱,以及能力,刘如意或许都会更好。
可刘盈占了长子名分,那刘如意真的占了贤明的这个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