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的快,那就还能活着,但凡慢上那么一点点,结果可就截然不同了。”
“等到城破之后,再想投降,那可就是在考验项籍的耐心,而他一般不是那么有耐心的人。”
刘邦的旨意中,只着重说明了,不得做出有损百姓的事。
可这些南明的将领,包括顽固不化的将士,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包含在百姓的范畴之内。
红了眼的项羽,面对这些可以随意发泄的敌军,他会做什么?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上来先打嘴,防止投降,接下来再打腿,防止逃跑。
剩下来的,还用多说吗?
他们能够活下来的唯一机会,就是项羽兵临城下之时,果断的喊出投降,才能让他们保住一条命。
但很可惜,绝大部分将领都没有这么清晰的认知。
亦或者说,他们都带着些许的侥幸心理。
觉得其他将领守不住的城,他们未必不行。
实在守不住的时候,再投降也就是了。
可惜他们过往的经验,在这一刻反而害了他们。
前面经历过这一切的南明将领当然知道,可他们估摸着得等到下辈子才能开口了。
至于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将领身死,将士全军覆没的结局也只会让他们觉得,那些人不够聪明,不会在败局已定的时候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些人,也不知是太瞧得起自己了,还是太忠于大明了。”
“不过后者的话,朕觉得可能性不大,但凡真要是大明的死忠,那又怎么会允许叛军李自成攻入京师?”
“你们觉得,这些人眼瞅着项羽连战连捷,且所经之处一律不留活口的战绩,他们还不投降的缘由何在?”
李二表示自己看不太明白了。
实力差距这么大,且大汉对百姓的好有目共睹。
南明的混乱,也同样是众所周知。
面对满清入关都做不出什么像样抵抗的朝廷。
连张献忠都出蜀抵抗满清大军,而南明朝廷却是什么都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