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将那金达远举荐给国主王禑,让其为使前往劝说李成桂入京,崔莹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问题在于,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压力同样也是要一点一点的给。
现如今,只是委派一位侍郎前往去见李成桂,那么一次不成,下一次,就会换成一位尚书。
如此层层加码之下,那么李成桂倘若一直滞留边镇,手握兵权,违逆王命的真面目,就会为天下人所知晓。
如此一来,那些与李成桂沾亲带故的朝中臣工,自然也不好再继续为李成桂辩驳,认定此人忠心耿耿,为国为民。
而且,当那李成桂到时候顶不住压力,要么就是扯旗造反,要么就只有老老实实回开京俯首认罪这两个选择。
扯旗子造反,那绝对会让高丽上上下下皆视李成桂为乱臣贼子,就凭现如今他手中的那点兵力。
再加上又有自己与诸多家族安插在边镇军中的将领牵制,必然会令李成桂最终功亏一篑。
而他回开京俯首认罪,那么到时候,多数次违逆王命,直接处置他,满朝文武也难有谁好意思再站出来为其开脱。
反倒是现在,自己这边才刚刚出招,李成桂就如此丝滑的直接滑跪回开京。
这着实让崔莹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转念一想,如此也好,至少李成桂失了兵权。
那就是一头没了爪牙的老虎,来到了开京城之后,想要怎么炮制,还不是自己这位堂堂当朝宰相一句话的事情。
而且现如今国主王禑,也已经在自己的长期PUA之下,亦认定,与大明势不两立的不是高丽王廷,而是李成桂这个意图以战养兵,拥兵自重的权臣。
再加上常二郎的来信,更加佐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就在君臣二人洋洋得意自嗨不已的当口,此刻,金达远终于惊醒了过来,一睁眼,这才发现早就已经天光大亮,赶紧气急败坏地起身洗漱,收拾一通之后快步来到了驿馆门口。
就看到了那卢敏诚已然早就已经来到了驿馆门口,正在与那些守卫在驿馆门外的士卒吹牛打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