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2417 字 1个月前

亚瑟对于莫斯科贵族们的感受并没有感同身受,不过他明显知道丹特斯男爵为何要劝他远离那位年轻的公爵夫人。

他没有兴趣去和沙皇抢女人,虽然公爵夫人确实生的娇俏可人,但是比起贵族夫人,眼下他更乐意去高加索、去格鲁吉亚瞧瞧当地的乡村少女是不是如同普希金描述的那么风情万种。

当他踏进克里姆林宫的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时,十二盏水晶吊灯灯火摇曳。

穿堂风卷着冰渣掠过彩釉地砖,三十米长的橡木长桌上,精美的陶瓷餐具在阴影中泛起光芒。

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轮廓出现在孔雀石廊柱后方,近卫军熊皮帽上的银徽章像狼群瞳孔般次第亮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陪沙皇用餐肯定不是多么舒服的体验,亚瑟的嘴角轻轻耸动。

“亚瑟爵士对光线过敏吗?”沙皇的声音从穹顶壁画《最后的审判》下方传来:“把西伯利亚运来的冰镜都撤了吧。”

侍从们小跑着搬走十二面冰晶棱镜,阳光突然从彩窗倾泻而下。

亚瑟的视网膜上残留着方才惊鸿一瞥——那些冰镜以特殊角度将整个大厅切割成碎片,每块碎片都映出不同官员的面孔,有人正在抹汗,有人喉结滚动,某位穿紫袍的老伯爵把十字架塞进了领口。

尼古拉一世坐在仿拜占庭风格的镏金餐椅上,食指旧伤疤紧贴着《小俄罗斯史》的封面。

“您家乡的威士忌。”沙皇托起酒杯,冰块撞击声在大厅引发轻微回声:“不过我们往里面加了点伏尔加河的水,我听说这样喝能听见冰层下淹死之人的忏悔。”

亚瑟微微鞠躬向沙皇见礼,转眼他便看见了桌面上一整套绘制着英国乡村风景画的瓷盘:“这是……又是威士忌,又是韦奇伍德的餐具,您真是费心了。”

尼古拉一世看到亚瑟发现了他的精细安排,心情有所好转:“您的眼力真好,确实是韦奇伍德的瓷盘。我的祖母很喜欢韦奇伍德的瓷器,她几乎每年都会向韦奇伍德下订单。虽然大伙儿常说萨克森的迈森瓷器才是贵族的象征,但是我的那位老祖母在瓷器上唯独偏爱英国货。”

亚瑟听到这种皇室趣闻,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自然要出来替英国制造站台:“叶卡捷琳娜大帝在这方面很有品味,而且也非常具备勤俭持家的智慧。正如您所说,近一个世纪以来,大伙一直以迈森瓷器为行业标杆。但在我看来,迈森瓷器之所以备受追捧,无非是因为传统生产方式导致其产量稀少,是物以稀为贵的心态在作祟罢了。而韦奇伍德的优质瓷器,则很好的印证了一个说法——英国的制造业是面向大众的,而不是单单面向有钱人的。”

亚瑟仔细的打量着这套瓷器,看见瓷盘边缘用于装饰的青蛙头,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这该不会是那套青蛙瓷吧?”

尼古拉一世颇有些惊讶:“你知道这套餐具?”

亚瑟轻轻点头道:“说来有些不好意思,我在伦敦订购韦奇伍德瓷器的时候,他们曾经向我推荐过他们的招牌产品——女王牌瓷器。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两位女王都在他们那里订购过产品。其中一套是我国的夏洛特皇后订购的奶黄色茶具,另一套便是您祖母订购的这套952头的青蛙瓷了。据他们说,当年这套青蛙瓷刚刚烧制出来的时候,他们还利用了大众的好奇心,打起了广告。”

尼古拉一世好奇道:“他们怎么打的广告,登报?”

“不。”亚瑟拐弯抹角的恭维道:“韦奇伍德公司把这套女皇瓷器专门拿到伦敦展出,而且参观还需要买票。可即便如此,由于这套瓷器顶着‘叶卡捷琳娜大帝专供’的名头,来参观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展出结束后,女王牌瓷器的名头也在不列颠彻底打响,这使得他们的产品身价倍增,简直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听到沙皇的名头在英国居然如此的受尊重,这不由得极大满足了尼古拉一世的虚荣心,因为莫斯科大火导致的糟糕心情也跟着大为好转。

尼古拉一世甚至有心和亚瑟开起了玩笑:“这种事情,也就只有英国商人想得到了。不瞒您说,我有时候会私下向上帝祈祷,如果我国的商人能有英国商人一半的智慧就好了。”

亚瑟同样打趣道:“或许您还应该再加上一个愿望,必须得让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市民们拥有伦敦市民一样爱好凑热闹的脾性。别说是沙皇瓷器这样的杰作了,就算让他们发现街巷里有两条狗在互相撕咬,他们也得为此嚼上一天的舌根,甚至还要为了狗的输赢打赌。”

尼古拉一世感叹道:“不论怎么说,英国货现如今简直充满了欧洲王室的各种角落,比如说,我的兄弟,比利时的利奥波德。我听别人说,他还只是个安哈尔特小王公的时候,他那个沃利茨乡下的小庄园简直被设计成了小英格兰,从非常英式的花园,到非常英式的框格窗和非常英式的新古典派房间。他甚至还给韦奇伍德的陶瓷产品专门留出了一处完美的摆放之地,歌德都为此数次专门造访过他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