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就算是个摆设,我都说它是工业精品。”
听着人群中的呢喃,崔国胜转过头:“不能开我要它干嘛?当装饰品吗?”
转过头。
他意味深长的看着陈晨。
“你小子搞花里胡哨有一套的,给我的兵迷的走不动道了,但你应该不只有花里胡哨吧?”
现场人的反应也让陈晨有些意外。
看起来这辆车外观带给他们的震撼挺大的。
这样,他的心也就放下来一些。
接过话头顺势说道:“花不花哨的,也不是我说了算,得您评价。”
“这辆车如您所见,做了一些结构革新。”
“四足悬浮轮,中置车身,所以离地间隙比较大。”
“每一组轮子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悬挂。”
“所以开起来时,他们可以各走各的。”
崔国胜没听懂:“什么叫各走各的?顺拐吗?”
他觉得各走各的好像不是什么好词儿。
很容易让他联想到新兵连那些左右脑互搏的选手。
陈晨并没有第一时间解释老崔心中的疑问,而是让测试员上车,走两步瞧瞧。
等到车子启动之后,陈晨才缓缓开腔。
“四组动力轮独立设计,可以分配不同的动力输出。”
“从而施行蟹行、原地掉头这些非常规的功能。”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独立动力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增大通过性。”
“这种设计免去了差速锁,能更加智能的分配动力,处理崎岖不平的路面。”
车子在场地中闪转腾挪,展示了集中常规的行驶方式。
直着走,倒着走,原地烧胎绕圈…
这些看起来像是车辆特技一样的动作,在风暴坦克这里都是常规操作。
尤其是它在面对类似炮弹坑时的表现,让大家叹为观止。
驾驶员操控车辆朝着深一米的障碍驶去,途中并没有减速。
四组轮胎在接触到障碍物时,各自调节高度,平稳丝滑的路过炮弹坑。
此刻,它的四个动力组并不像是轮胎,而是像四个爪子。
高低不一的接触地面。
通过有差额的动力分配,过炮弹坑如履平地。
看到这一幕,崔国胜的兴趣完全被钓起来了。
“也就是说,你这个车子的最大离地间隙,是可以变动的?”
陈晨竖起大拇指:“不愧是首长,是这样的,动力组最大可以升起三十五度,这个角度之下的障碍基本都没问题。”
“如果车子的动力组换成履带,抓地力会更强。”
“理论上的最大离地间隙还会增加。”
这是悬浮式车身的最大好处。
一般的车子,最低点都是几何中心,也就是驾驶舱所在的位置。
而风暴坦克的最低点,其实是前轮。
这个高度可以随着地形变换。
只要面前不是一堵墙,理论上都可以通过。
但崔国胜转念一想。
通过性强,一方面取决于离地间隙。
但也很吃车子的动力。
像这样的一辆巨型怪兽,自重本身就大。
再加上遇到障碍物,没有强大的扭矩一切都是白搭。
“你这玩意儿怎么能做到这么小的车,又是高扭矩的?”
陈晨:“简单,电机,这台是增程版本,内置柴油发电机。”
“真电车?”
陈晨点头:“嗯呐,我们考虑国内的电动技术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非逮着内燃机薅。”
“工程车的动力组还是比较常规的。”
“利用内燃机发电,然后为车子提供动力。”
“后续通过推出动力要求比较高的版本,我们会考虑其他模式的发电技术。”
崔国胜抬头想了半天:“什么模式?”
“暂时不好说,反正都是烧开水内点事儿,哪个便宜用哪个。”
“???”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烧开水。
这话没毛病。
不过目前崔国胜能想到最高效的烧开水模式,大概就是核能了。
陈晨说的应该不是这个。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一看。”
崔国胜依然没有对这辆车发表明确的看法。
“你让驾驶员下去,规规矩矩跑一圈看看。”
陈晨有些犹豫:“算了吧,这是新车,明天还留着展出呢。”
“车子设计出来就是用来跑的,除非说你这玩意只是个样子货。”
话都说到这儿了,陈晨也只能顺从。
事实上。
他也很好奇这辆车的极限在哪里。
工程车下线之后,他们在厂内做过几百次测试,效果都不错。
不过那种测试是按照民用车的标准去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