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朝野沸腾,纷纷劝陛下谨慎考虑。
但显然陛下心意已决,是非做不可的了,竟然出动了东厂,抓了几个反对得最厉害的大臣关进了诏狱,虽然只关了一夜,什么都没干,第二天就放人回了家,但任谁对着那些奇怪刑具都会心惊胆寒,再也不敢上谏。
自从十二岁那年裴祯元亲手除掉了陈家开始,朝中便再也没人敢小觑这位年轻的陛下。但这么多年来,东厂虽然有酷悍之名,但其实只抓作奸犯科与确凿有作奸犯科之意的人,意在敲山震虎。对于对新令有异议的大臣,裴祯元向来以理服人,从来没有直接用过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显然,去年微服私访顺宁府的经历严重触怒了他,以至于这么多个月来,全在计划改吏治之事。
与众臣僵持了半个月,吏部庞侍郎又上奏一封,委婉地提了些改制看法,并对裴祯元提议,此事事关重大,不仅是京中之事,更对地方吏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各地情况不一,不如先在某地试点,总结经验,再在全国推行。
裴祯元考虑了一下,同意了。
众臣纷纷松了一口气,毕竟庞侍郎提的改制之举,比刘尚书的要温和不少,虽然对于现在的制度来说仍是有些严格了,但是好歹能让大家有个喘息的机会。
此次改制,先从京中开始调整,随即从东、南、西北三地各选一州府,实行新的地方吏治制度。
半年下来,由户部及吏部分析现状,弥补尚存纰漏,精简已有流程,最后在年底重新定了一份改制方案,交呈裴祯元过目。
裴祯元细细看完,点了头。
常泰九年,朝廷力推新吏治,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从州县,到六部,再到内阁,最后到皇帝,逐级督查,互相监督,定期审核。另有跳出朝廷体制之外的东厂,时不时会派人暗中抽查探访,若有发现与上报不符之事,一整条线上的官员都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