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巧了,这这正合《孟夏》急转直下的剧情契合:疯狂暧昧撒糖的前期剧情伴随着男主身体问题的爆发彻底拜拜,剧情从“我的第一个爱人”直接跨度到“生命最后一百天”,整个剧组的氛围都由情况转变成了压抑。
以青春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为了加大剧情冲突,很多都喜欢往里面加点“酸辣”的调味剂:比如失忆车祸绝症,再离谱点,吸|毒|堕|胎|自|sha。这些颇为疼痛的要素,不是说完全不能用,但要是想用好,是需要先决条件的:首先,疼痛要素不能过量,否则没有“青春”,全剩“疼痛”了;其次,一个还算不错的剧本送到制作团队手中,会呈现出“佳作”还是“烂作”,极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拍摄手法、剧情节奏和演员发挥。
最后的呈现效果,往厉害了说,《四月是你的谎言》[1]在那儿摆着;往差了说,那离谱的比比皆是……
而《孟夏》这个剧本,一来在日常上做得很扎实,无论是刷题日常、大小考还是备战竞赛之类,把匆忙疲惫但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呈现得相当真实;而且大部分配角也不是脸谱化的工具人,制作团队没有将他们视为男女主情感的催化剂,而是把他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来认真对待,群像戏份相当出彩;更别说选角贴合,服化道细腻等等。
这样一来,前期剧情就给了观众很深的代入感。
更重要的是:杭杨演得太特么好了!
他能把男主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完美演绎出来,演出连贯细腻的区别度,而不是说一个简简单单的处理方式贯穿全剧。
有的演员演病美人的方式就是“咳嗽”、“喘息”、“捂心口”三件套,但杭杨完全不一样,一来他清癯的体态是先天优势;二来,他用心、又有天赋,杭杨搜集了成堆的资料,天天看心脏病人不同阶段的神态和行动状态,再进行艺术性的处理和加工。
其三,这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杭杨是真的知道生命力从身体里逐渐流逝是什么样的滋味。
最后的呈现效果三个字就能概括——信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