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燕端着炒好的肉菜放到饭桌上,见状忍不住说:“娘,你哄一会就好了,把咚咚放在摇篮那边吧,待会可别累着了。”别说陆母这样,她连着抱着咚咚走上十几分钟也手酸。
“嗐没事,我也就过年这段时间可以陪着咚咚玩会了。”陆母笑着说,伸手碰了碰乖孙女肉肉的脸颊逗弄说,“咚咚你说是不是啊?”
“呀呀呀。”咚咚眨着眼睛,拼命挥舞着手应和着。她现在手脚活动幅度大了,听到大人讲话总爱出声应答上几句,表示自己也在听。
“哎呦真乖。”陆母见状心都软了,以前对年幼儿子照顾不到的亏欠和爱似乎都在此刻弥补到孙女身上。
等到媳妇喊可以吃饭时,陆母才不舍地把咚咚放到摇篮上,帮忙盖好小棉被。
转身走到饭桌前这小段路,陆母忍不住稍微活动下肩膀伸伸腰,这带孩子果然艰难,比在实验室忙一上午还要累。
吃饭时聊起咚咚,陆父忍不住夸了句:“咚咚的那个摇篮很不错,小孩子爱晃悠,我们当大人的推那个摇篮也轻松点。”他也抱过孙女晃悠,初时不觉得累,当晚手臂就有点酸了。
陆沉点头说;“那个竹篮子是特意让人打的,咚咚躺在上面也能自己玩,这个法子还是晓燕想到的。”
见公婆都好奇望过来,苏晓燕笑着解释:“这个还是咚咚给我的灵感,平时她总爱让人抱着晃悠,我们哪怕是有时间抱久了也会累,就想着说要是能用绳子吊着个大竹蓝,把咚咚放进去,说不定会轻松一点。”
这个时代更习惯把孩子用布兜背在后背上,大人也能跟着在家里干活,甚至是直接跑去下地上工的也有不少。像咚咚黏人得很,苏晓燕才想到摇篮这好东西。
可惜的是,现在电还不是那么普及,要不然安装成电动摇篮,就更加方便了。
今年的年夜饭同样是喊了叶子和松子过来这边一起吃,围成一大桌子也热热闹闹的,欢笑声不断。
苏乐松今年又长高不少,十六七岁的年纪身子因为常年在地里劳作而变得格外结实。
他和村里其他孩子不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于地里上工的日子充满希望,更是有着不断汲取知识,见识增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