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上有些内容知县大人和方夫子讲学当日也有说过,当真是本好书,不单是讲解了乡试为咱们这些备考的提供了参考,另一则知县大人和方夫子的情谊也是令人艳羡,若是我赶考之时也可觅得知心好友,就是乡试未上榜也不虚一行了。”
“这就是看尽了我也想买一本做珍藏,可惜却是卖尽了,不知何时才能上新。”
“你们未去问掌柜的?”
“起码也得十五日以后了。”
学生叫苦不迭:“早知如此我便差人早些来替我带一本了。”
方俞同盛甲相视一笑,一同拐进了专留做方俞会客的雅间里,时今《乡试赶考避雷指南》成功上架,也算是给当初的乡试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正如同书生所言,此书不单是记载了乡试的趣闻趣事,方俞和盛甲多增了些名气,但是其中最难得的是把一段难得的时光和难得人做了实物留念。
不论是今后哪日再翻看起这本书,方俞便会想起乡试在府城时同乔鹤枝盛甲一同游乐看榜的往事,想必盛甲也是难以忘怀,毕竟家眷便是在府城所遇。
“此事也算是结尾了,我也全了当初在府城的承诺。”方俞给盛甲添了一杯热茶:“不过临年前却还有一件大事未了。”
盛甲吃了口茶:“你可说的是“秋庆丰”一事?赛事细则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昨日林家工坊还将奖牌送了来,我瞧着十分精美,另外车马行也把马车做好了。万事俱备,可放心评比了。”
先前通判大人同他交接县衙的事务之时便将此事一并交待了,先前从未参与过这番集会,当即他便觉着甚是有趣味又新鲜,一听是方俞想出来的点子便觉得合情合理了。
时下他亦是十分的期待此次大集会,不单是因着热闹,另也是有关百姓和县衙的大事,通判大人重视,他也是十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