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我们现在已经攒够可以修建两座眷村的钱了,要不要现在就着手启动第二、第三座眷村的修建计划?要是能赶在年前完工,就能让那些贫困家庭在今岁末过个好年。”
第二、第三座眷村的修建地址,已经根据地方之前提供的信息,大致选定好,现在只需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一下。
“可以,你心中可确定好负责这个项目的人选?”
上次是陈凤琪的私人捐建,这次是由安常煦这个皇帝私人出资,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这个项目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陈凤琪当时虽然也享太尊之位,却只是一个诰命,不像现在拥有监国听政之权,所以是属于半公半私的性质,安常煦这次规划并建造的眷村,则属正经的国事,当然要直接选派朝廷官员负责。
“孙儿打算派工部的苏东谨,与兵部的王修业共同负责此事,苏东谨对此有经验,让他负责制定框架规划,王修业负责执行。”
“除了想要利用苏东谨在修建眷村方面的经验,孙儿主要是想让他带着人,在那片区域内,先考察一下当地的道路交通情况,以及水利环境。”
受陈凤琪的观念影响,安常煦早就记下道路与水利,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发展的基础工事,若能将这两方面做好,既能助农,也能兴商。
虽然他手上现有的钱有限,想要做的事都很烧钱,不可能将步子迈得太大,可是既然决定要做,肯定要尽早着手准备,这样才能在资金到位后,不耽误时间。
但凡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事,肯定是越早做好,就能让百姓越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