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这个只是过来游学的解元不同,后面马车里坐着的为首之人,正是南江书院扩建、扩招后,再次新聘请的一批先生之一,却又不是普通先生,他的来头极大。
因为那是安国文坛中的一位传奇大佬,曾经六元及第,即便因命运多舛而放弃仕途,已经隐居多年,仍是无数文人心中的偶像,在安国文坛备受尊崇。
第二十五章 接班人
早晚跑操的书院生活, 早将常锦州他们给锻炼出来了,跟着骑马的何柳跑了近五里路,才抵达种植红薯的那片地,常锦州三人也就是喘气的频率增加了点, 算不上是什么剧烈运动。
看着眼前这一大片土地上生长的作物, 常锦州三人的心中, 不可自抑的生出巨大的成就感,他们当初都曾参与这块地的红薯栽种工作。
当时的他们心中有很多质疑,后来却亲眼看着那一截截的红薯藤, 纷纷长出根,成功扎根土里,藤蔓生长得十分茂盛。
这些红薯藤不仅给他们书院的食堂增加了一道菜,还给庄上及书院里喂养的牲口,增加了大批口粮, 让他们很为自己当初的见识浅薄感到惭愧。
也正因此,在得知红薯的真正收成, 并不是那些可以用来当食物的红薯藤, 而是埋在土下的根茎上结出的块实后,他们这些书院里的学生们, 就一直对这片红薯地, 保持着高度关注。
学生们不仅好奇那些块实的最后产量,同时也很好奇与期待那些块实的味道,他们并不担心自己能否尝到味的问题。
因为陈凤琪早就有言在先,等到丰收后, 不仅会给他们尝味,还会将这种高产作物给他们分些,让他们带回去做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