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子倒是两人都知道,见这样子,以为他很快就要搬走,于是都要上前劝慰。

刚要开口,就听贾宝玉接着补充一句,“不过搬出去住外头,我就可以出府玩了!”

迎春:“……”

史湘云:“……”

是她们想多了,贾宝玉长大了啊。

几人挨着玩了会九连环,又吃了会点心果子,贾母那边便派人来唤了。

贾宝玉生辰不摆席,等人来齐了,也不过是荣宁二府后宅的主子们来贾母这,见到他贺上一句生辰快乐。

因曾有僧道说过怕他留不住,所以他的生辰,便只是一碗长寿面,又得了诸人送来的生辰礼,再借贾母想听戏的由头,请了戏班子来,热热闹闹的唱上两出就作罢了。

之后,便没他的事了,贾宝玉对听戏也不感兴趣。

因而生辰他唯一期待的就只有收生辰礼,回屋拆看都是什么礼物了。

今年又多了一样,远在扬州的姑母送来的礼物。

这份礼物是伴着家书和一堆扬州特产,在过了生辰的两日后来的。

一屉砌好了的郑式拂雪宣纸并两支鼠毫笔,都是时下最新,最受江南学子追捧的。

做工精细,又是实用的东西,贾宝玉很喜欢。

连带着,他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姑母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一些好奇。

能养出记忆中那位和他有木石前盟,灵敏毓秀的表妹,这位姑母本身想来也是位难得的女子。

贾敏的家书中说的事是林家表弟早夭了,又简要的提了几句自己的情况,以及想要将林黛玉送进京,请贾母代为照看一段时间的意思。

贾宝玉歪在贾母怀中,跟着她将这封家书读了一遍,眼中划过一丝疑惑。

林家表妹不是在姑母病逝后,才被贾母接进京的,怎么这会贾敏的家书就会透露出这个意思了。

“唉,你姑母未嫁时,我最疼的便是她。”贾母抱着贾宝玉,对家书的内容有些难过,“这孩子怎地就过得这般艰难。”

一旁的鸳鸯极有眼力见的上前斟酌着宽慰道,“姑娘和姑爷情投意合,再没哪个府的姑娘像咱们姑娘这般得夫家善待又夫妻和睦的,虽说现下子嗣不丰,可姑娘和姑爷如今还年轻呢。”

贾宝玉听到这话,没忍住多看了鸳鸯两眼。

这话说得,妥当又不夸张。

难怪能成为老太太身边第一人,是有点口才在身上的。

作者有话要说:我还刷到了雪媚娘和糯米糍的视频。

好大一个芒果就包着糯米,看着好好吃!

可是我在减肥,只能看看。

好难过。

(再日常求一下收藏,球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