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有些不对。
朱元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问道:“欧阳伦,你刚刚说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击溃了北元三十万大军,那你可有彻底剿灭北元大军,北元残余可以彻底被清除?”
说实话,朱元璋还是很关注前线战事的,但是朱标、欧阳伦他们回来得太快,甚至就连锦衣卫的消息都还没有传回来,所以朱元璋现在是还不清楚前线情况的,就等着欧阳伦汇报。
但是从朱标等人的面色来看,根本不像是全胜的样子,这就让朱元璋更加起疑了。
“你们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瞒着咱?”
朱元璋继续问道。
闻言,朱标脸色一囧,当即准备开口请罪。
但是欧阳伦却是赶在了朱标的前面开口,“太上皇真是英明神武,臣婿的确还有事情禀报!”
欧阳伦神色凝重,缓步上前,开始向太上皇朱元璋禀报北元战事。他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有力:“启禀太上皇,此次北元之战,我军初战告捷,在臣的指挥下,凭借新式武器与精妙战术,一举击溃北元三十万大军,敌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原本只需按部就班,步步为营,便可彻底拿下北元,平定边患。”
说到这里,欧阳伦语气一转,眉头微皱,声音中带着一丝沉痛:“然而,蓝玉将军贪功心切,未听臣之劝阻,擅自率领手下四万余骑兵贸然出击,深入敌境,结果中了北元大军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臣为避免大军再受无谓损失,只得下令撤军,并将蓝玉将军收监,以待朝廷发落。”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淮西党官员李善长、冯胜等人脸色骤变,眼中满是震惊与慌乱。李善长忍不住上前一步,声音有些颤抖:“欧阳驸马,此言当真?蓝玉将军……竟会败得如此惨烈?”冯胜亦是眉头紧锁,低声喃喃:“这……这怎么可能?蓝玉一向骁勇善战,怎会如此冒进?”
欧阳伦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大人、冯大人,此事千真万确。蓝玉将军虽勇猛,但此次贸然出击,实乃大错。臣身为统帅,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将其收监,以免再酿大祸。”
李善长与冯胜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蓝玉是淮西党的核心将领,此次大败不仅损兵折将,更可能动摇淮西党在朝中的地位。他们心中慌乱,却又不敢在太上皇面前表露,只得强作镇定,退回到队列中。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目光如炬。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蓝玉贪功冒进,致使大军损兵折将,罪不可赦!驸马处置得当,撤军亦是明智之举。此事,朕自会严加追究!”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无人再敢多言。欧阳伦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知道,此次战事不仅关乎北元之患,更牵动着朝堂之上的权力博弈。而蓝玉的失败,或许正是这场博弈的转折点。
欧阳伦刚刚禀报完北元战事,殿内便陷入了一片死寂。片刻之后,御史大夫陈宁率先站了出来,面色肃然,声音洪亮:“启禀太上皇,蓝玉贪功冒进,不听军令,致使四万大明精锐骑兵几乎全军覆没,此乃滔天大罪!若不严惩,何以正军纪,何以慰阵亡将士之英灵?臣恳请太上皇以重罪论处,以儆效尤!”
陈宁的话音刚落,又有几名官员纷纷出列附和,言辞激烈,要求严惩蓝玉。一时间,朝堂之上弹劾之声此起彼伏,气氛凝重至极。
淮西党众人脸色铁青,尤其是李善长和冯胜,更是眉头紧锁,神情阴郁。蓝玉对于淮西党来说,意义非凡。他年富力强,功勋卓著,不仅是淮西党的顶梁柱之一,更是他们未来在军中的领军人物。蓝玉在大明军中威望极高,他的存在让淮西党在军事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然而,如今蓝玉因贪功冒进而战败收监,甚至面临重罪论处,这无疑是对淮西党的致命打击。
李善长心中暗叹,蓝玉一倒,淮西党在军中的势力必将大受削弱,未来怕是再难有翻身之日。他抬眼看了看冯胜,两人目光交汇,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与无奈。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目光如刀。他扫视了一眼群臣,冷冷开口道:“蓝玉贪功冒进,致使大军损兵折将,罪不可赦!此事,朕自会严加追究,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