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承稷强压怒火,坐下问道:“什么深意?“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道:“其一,殿下平定南中,功高震主,若回长安,必使太子不安。陛下这是在保护殿下。“
“保护?“秦承稷冷笑。
“其二,“诸葛亮继续道,“云南虽远,却是战略要地。若经营得当,可成大唐西南屏障。陛下将此重任交给殿下,实是信任。“
秦承稷神色稍缓,但仍不甘心:“那为何不让我回长安受封?“
诸葛亮叹息:“陛下此刻远在东北,让殿下回长安,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秦承稷如遭雷击,呆立当场。良久,他才苦涩道:“原来如此.父皇是怕我与大哥.“
“殿下明白就好。“诸葛亮正色道:“陛下派臣辅佐殿下,也是表明对殿下的重视。云南虽远,却可大有作为。“
秦承稷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我心有不甘。“
诸葛亮起身,郑重行礼:“殿下,非常之人方能成非常之事。云南虽偏远,却可成为殿下施展抱负的天地。他日功成,陛下必会另眼相看。“
秦承稷扶起诸葛亮,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好!既然父皇让我治理云南,我便做出个样子来!
哼!父皇年轻,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他秦承乾有什么资格做皇帝,不就是比我早出生几年。当皇帝,可不是看年龄的。”
东宫。
秦承乾脸色阴沉。
在他面前摆放着一本奏折。
贾诩和李儒两人走了进来。
“殿下神色不豫,可是朝上有变?“贾诩笑呵呵询问道。
秦承乾顿时苦笑道:“诸葛亮上《云南行省治理十策》,贾公不是看过了吗?满朝文武无不称颂。那云南王虽远在西南,却因这诸葛亮,声望日隆!“
贾诩捋须沉思:“诸葛亮确有大才。昔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若非天命在我大唐,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