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顾修看来,他也看到了顾修。
等队伍再次前进的时候,这位中年儒士来到了顾修身前:“观兄,你对此次想要拜投我太行书院的弟子,可有何看法?”
“看法?”顾修古怪,扫了后面那群明明累得够呛,但依旧咬牙坚持的书生,摇摇头:“没有看法。”
“不才以为,这一次的学生,恐怕都无法入我太行学院门墙。”
“哦?为何?”
“他们虽都是各地青年俊杰,各个都小有名气,不少便是有些文采,但心中却终究缺少了几分我读书人该有的那股子精气神。”
这话让顾修笑了:“不知周兄所说的,读书人该有的精气神是什么?”
“那自当是志存高远,修身为本,刚健有为,心怀悲悯,淡泊宁静。”却见中年儒士摇头说道:“我辈读书人,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那为何周兄觉得,他们没资格入太行门墙?”顾修再问。
中年儒士回答:“儒圣曾云,君子不器,他们满口锦绣,却言不由衷,与庙堂上那些弄臣何异,如何有资格入我太行书院?”
说着,他挺了挺腰杆,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