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的想法,朝廷应该先在燕京、辽东、广州、泉州、升龙、蒲甘、倭国、爪哇、蓬莱以及吐蕃建立永备的军事堡垒。

等这些军事堡垒全部建成,确保大宋现有的国土无忧之后,再考虑往外打。

如此之多的地点之中,他并没有提到天竺。

因为在他看来,只需要在吐蕃修一个坚固的堡垒,驻上五万大军,但足以保证天竺不会出任何的问题。

按理说这份策论相对于虞允文的观点,要更加的保守一些。

但岳飞其实更满意这个。

因为这份策论,更加的稳当一些,他选的各个军事要塞的建设地点,也与朝廷的规划基本上不谋而合。

而且,他也并不全是在被动防守。

比如燕京的要塞,明显就是在为了出兵草原做准备。

不过,整篇策论之中,他最满意的,其实是还是关于天竺的看法。

确实,控制天竺的根本,并不在天竺,而在吐蕃。

只要吐蕃牢牢的控制在大宋手里,天竺一旦有任何问题,大宋的官军便可以顺着高源俯冲而下,直接杀到他们的腹地。

所以,携吐蕃以治天竺,才是最省力的办法。

什么?

吐蕃是自家孙子的土地,朝廷在那里驻军,孙子会不会不乐意?

呵呵,你丫的最好乐意。

要不然,就把你打成真孙子。

而且,吐蕃早晚都得是朝廷的。

等将来在海外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你给老子我麻溜的搬走。

他心里还在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呢,就听见赵鼎嘿嘿笑着问道:

“是不是觉得很好?”

听到这话,岳飞和刘大中俩人马上点了点头。

“嗯嗯嗯,确实很好。

大宋有如此眼光的后人,咱们就算马上死了也能安息了啊。”

听见这话,赵鼎马上送了他俩一个白眼儿。

“说的很好,下次别说了。”

吐槽了俩一句之后,他就拿起了最后一份策论。

“再看看这个吧,看完你俩就知道什么叫头大了。”

听到这话,俩人都是满脸的不信。

“有这么夸张吗?”

“呵呵,你俩看看就知道了呗。”

说着话,就把策论塞进了俩人的手里。

结果,俩人刚看了一会儿,便大眼瞪小眼儿的互相看向了彼此。

“我没眼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