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百姓。当外廓被破之后,京城中最为恐慌的群体便是各大族和官员们了。局势如此不妙,即便是最坚定的司马道子的支持者,心中也不免惊恐。更别说许多人是投机者,是为了权力利益而依附司马道子,有的是因为司马道子的血腥手段被迫支持他。现在局势糜烂,若继续如此,将来必遭清算。司马道子已经回天无力了,难道要陪着他一起死么?
这些人私底下绞尽脑汁的思虑该如何应对这个局面,虽然不敢公开议论,但在隐秘的角落,却各自打着小算盘,寻找着可以脱身反水的机会。
王绪对这一切洞若观火,他积极的行动了起来。他很清楚桓玄的顾虑,所以他知道,如果自己可以让桓玄兵不血刃的攻占内城,自己将在桓玄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将来地位稳固不倒,不会受到任何的牵连和影响。
针对眼前的局势,王绪向司马道子提出了建议。
“相王,眼下局势不妙,情形危急。上上下下人心浮动,着实令人忧心。虽内城有重兵防守,工事密集。相王也有与城偕亡玉石俱焚之心,绝不能向桓玄低头的气概。但是,怕就怕下边那些人鼓动作乱,发生哗变和溃逃之事。相王,危急之时,当行非常手段,以约束他们的行为啊。”
司马道子皱眉道:“那日召集众人,歃血为誓,这还不够么?”
王绪苦笑道:“相王,生死关头,誓言岂能约束他们?要有更多的手段才行。让他们不敢背叛,一心为相王效忠。这样,方可确保内城不破。只要坚持些时日,或有转机。”
司马道子闻言当即问道:“依你之见,当如何约束他们?”
王绪上前低声道:“相王何不将众大族官员亲眷集结于皇宫之中,名曰保护,实则为质。这样,他们便不得不死心塌地了。谁敢背叛,则杀其父母妻儿,投鼠忌器,焉敢胡为?”
司马道子皱眉道:“这……似乎不妥吧。如此一来,他们岂非恨死本王了。”
王绪冷笑道:“当此干钧危机之时,相王还打算修德望么?先稳住局势,以待变局才是。若此刻内部有人叛变投敌,内城瞬息土崩瓦解。相王三思自决便是,我也是建议。若相王下令这么做,我王绪第一个将妻儿送往宫中。”
不久后,司马道子下达了命令,以保护众官员大族亲眷为名,要大族官员将亲眷送往台城宫中居住保护。这个命令下达之后,顿时如炸了锅一般。官员大族们痛骂不已,都知道这不是什么保护,而是司马道子要拿自己的家眷做人质了。
这般手段,让司马道子最后的一点德望消失殆尽。到此时,司马道子可算是失去了所有人大族官员的支持,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
然而,司马道子并没有罢休。他还有最想做的一件事要做,再不做,或许便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