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慕容垂挥军伐魏之时,大晋京城的局势已经进入了最后关头。都城建康风雨飘摇,而司马道子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高光同时也是最为至暗的时刻。
司马遵被杀之后,司马道子不再相信任何人,他决定亲自领军守城,抵挡桓玄荆州军的进攻。
人生有几大错觉,其中之一便是别人行我也行。司马道子很显然也是有了这样的错觉。司马遵领军之时,多次击败荆州军的进攻,守城守得有声有色,名声大噪。司马道子认为,那不是司马遵多么有本事,而是城池坚固,兵马众多以及荆州军的无能。司马遵充其量便是做了他该做的事而已。
虽然杀了他有些可惜,但此人既有谋反之意,那便留他不得。联合司马德宗想要铲除自己,这是绝不能容忍的。他死之后,自己完全可以掌控局面。
然而,错觉终究是错觉。司马道子又有什么领军的经验?他这一生,除了阴谋上位,搞清除异己那一套颇为熟练和狠毒之外,便只有在酒色上胜人一筹了。一旦触及具体的守城事务,便立刻现了原形。守城之事繁琐无比,大小事务多如牛毛,作为领军者,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海量的信息的汇总和决断,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司马道子很快变的脾气暴躁之极,事情也安排的乱七八糟起来。
荆州军于三月中发起了连续的进攻。司马道子干疮百孔捉襟见肘的守城安排以及应变突发情形的能力在荆州军猛烈的进攻下就像豆腐渣一样稀烂。勉强守城到第三天凌晨,桓谦率领水军突破了水门防线,撕开了京城防御的要害之处。
司马道子赶忙下令退守内城防线,兵马全线退守,放弃了秦淮河和青溪之外的外廓之地。这还是得益于水门左近兵马的全力阻击,才赢得了兵马后撤的时间。
内城沿着秦淮河和青溪内侧河堤已经有大量的防御工事。借助秦淮河和青溪的屏障倒是可以有防守的可能。但是谁都明白,外廓失守之后,建康城其实已经很难保全了。京城全面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司马道子又怒又急,忧心的难以下咽,但却毫无办法。他预感到了自己的未日即将到来。但在那之前,他决定完成自己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