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泓唇角还勾着些微笑意,道:“装糊涂是王咎的老本行,如丞相这般的聪明人,轻易还是不要模仿的好,因为在朕面前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朕自然清楚此女背后主使绝非是丞相,但就算丞相抓住了这个幕后主使,此事你也脱不了干系,因为此女毕竟是你亲手送进宫的,而且在皇后身边还呆了三四个月之久。只要此事一公开,即便朕相信丞相清白,愿意追究丞相责任的想必还是大有人在。丞相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朕想要什么,就看丞相认为哪一件事影响更大,更难办了。”
赵枢俯首,道:“陛下,治水之事涉及的层面太广人事太多,臣目前确实没有准备,若为了脱罪贸然答应陛下,那是对陛下不敬。请陛下宽限臣几天时间,让臣心中有了定论,再来答复陛下,不知陛下是否能够应允?”
“谨慎周详谋定后动,是理应有的办事态度,朕自然允你。不过,你必须把你府上那位名叫孟槐序的幕僚交给朕,记住,朕要活的。”慕容泓道。
赵枢面色再次难看起来,道:“不瞒陛下,这位孟姓幕僚失踪已有数日,臣还未寻得他的踪迹。”
“那就抓紧时间让京兆府发海捕文书,让各州各郡协同抓捕,朕一定要见到此人。”
赵枢应了,行礼告退。
他走后不久,褚翔求见。
“陛下,皇后身边的侍女居然企图刺杀您,您就这般放过丞相与皇后,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君威何在?”想到慕容泓方才在慈元殿亲身历险,褚翔依然心有余悸,义愤填膺道。
慕容泓翻着奏折,眉眼不抬道:“此事的幕后主使不是丞相,更不是皇后。”
褚翔问:“陛下何以这般确定?”
何以这般确定?他从闻到皇后头上发簪里的麝香味儿就开始起疑心了。长安从嘉言那里拿到过太后赏赐赵氏姐弟的礼单,所以他知道那些发簪是太后赏赐给赵宣宜的。然而那时候太后又怎能确定他一定会选赵宣宜为皇后,从而早早地在发簪里做下手脚以防止她有孕呢?
当然,太后老谋深算,也不能完全排除她做下此事的可能,于是他故意将此事隐隐约约地透露给皇后,为的就是看这麝香发簪的后招是什么,结果试出来的后招便是海萍这名侍女。
赵合正在议亲,海萍此时刺杀他,不管成与不成,对赵枢来说都是绝大的打击,连累赵合那更是情理之中,无论是太后还是赵枢,都不会愚蠢至斯,所以基本可以断定,不管是发簪,还是海萍,都不是赵枢与太后做下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