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都已经升到甲班了,里面的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基础都十分牢固。

等到徐老上课,沈瑜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当助手的同时,顺便就当了个旁听生。

和教小朋友的课不同,甲班的课上,老师们都是旁征博引,以点见面,经常从一些小事情上,引到国家大势,诸国的格局上来。

【名师讲课,格局确实要大一些。】

沈瑜也默默的记笔记,准备回头就把各国的资料重点学习一下,天下大势也得研究起来。

帮忙批改作业的时候,沈瑜就发现,某些学生做的题,她都斟酌不出来,只能拿着东西出去找徐老。

“这个学生我看过他之前的试卷,水平一般,但这题的思路却很新颖,我不了解当地的情况,也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她就是个助教,拿不准的自然要去问正经老师。

徐老出的这个题,沈瑜还很熟悉,就是当初荣国水患,后续的治理问题。现在荣国还征了大量的民夫修渠,但是进展缓慢。

别的同学,解题的时候,都着力在经济、人力、工程方面。那位同学别出心裁,把视线放在朝堂上。

“按他的说法,因为水患的事,荣国朝廷大换血,这个时候去联合新贵,把临平府的利益瓜分,修渠的事,肯定立马就会被那群既得利益者解决。”

沈瑜指着卷子,说道:“照这么做,水患是解决了,但荣国的官场也更烂了。后面肯定还有其他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