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霁缩了缩脖子:“我可什么都没说。”
赵老大瞪了她一眼,也不管心头翻起了惊涛骇浪,面上依旧保持平静地道:“行了,我也没让你监视那杨业。他虽然是个武将,但对北地的民生总会比你了解,你初入官场,该向他学习和请教的还是该请教。”
“嘿嘿,我一定会多多向他学习的!”
赵老大打发她走,但想到她在代州的条件可能会很艰苦,又给她赏赐了不少钱和布帛,还傲娇地说这是看在她老子的份上才给她的。
沈霁领了奖赏,喜滋滋地离去了。
赵老大等她一走,脸色却沉了下来。
沈霁刚才提到的事,给他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他不是被沈霁这么提醒才考虑到这件事的,尤其是最近的几次战役,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都还不算严重,因而从未正视过这些问题。沈霁的提醒让他不得不往深处想。
其实都监的作用跟唐朝时的监军一样,都是为了防止将领有反叛之心而设置的没有实权,但能监视将领的官。
但监军和都监又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随着大唐衰落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而监军的作用渐渐无法遏制藩镇的崛起。他的大宋如今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就连大宋最精锐的禁军,也都是握在他的手中,这时候的都监就能发挥远超监军的作用,这甚至会让没有实权的他们拥有实权……
假如有一位都监如沈霁所说的那般,将领不听他的指挥,他便上书说该将领有异心,那时候的他要如何处置这种情况?
是把将领召回?那短时间内他能找得到代替对方的武将吗?他又如何确保将领能坚持己见?
赵老大是武将出身,因而在这次的北伐中,他对将领们的军事行动干预的并不算多。同样的,他会考虑在沈霁所提及的情况下,都监的存在对军事、战事的影响。
但让他完全放权给将领们也办不到,倒不完全是他疑心病重,而是在这种大环境中,很难有人在面对有条件谋反时选择克制野心的,就算将领能克制自己的野心,也能保证底下的人不会有异心吗?
李嗣源就是被底下的武将拥戴、逼着谋反当上皇帝的,他赵大当初得皇位,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原因?
其实大宋建立至今,他在位也有十七载,可他却不敢保证大宋的武将都忠于大宋。就拿这次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郭进来说,他在西北一带经营了二十多年,明面上是赵老大的臣子,实际上也形同藩镇。
赵老大不想收权吗?想,那也得能收得回来才行。
一方面需要仰仗武将们打仗,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他们有异心,很累的好吧!
所以不要相信这群武将的节操!
……
沈霁给赵老大丢下一道难题后就跑了,她回到自己的落脚点后,刘冲跟在她的身后进来,道:“郎君,代州府衙那边已经打点好了,不日便可启程。”
沈霁对环境相对舒适的太原并未有什么依恋,点点头,应道:“好。”
过了会儿,她发现刘冲还没走,疑惑地问,“刘大哥还有事?”
刘冲道:“郎君的信已经送回了汴梁。”
“可有回信?“沈霁期待地问。
“回信有,但——”刘冲面色犹豫。
“有就拿出来嘛,干嘛婆婆妈妈的!”
刘冲无奈地道:“信是云娘子亲自带来的,她已经在路上了。”
沈霁跳了起来:“什么?娘子来了?!”
她都还没出发去代州呢,李云杳怎么就这么着急跑过来了?而且怎么不跟自己说一声,生怕自己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