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没有你的事了,回去读书。”沈亿陆道。
沈霁也懒得听这俩说正事,她还得赶去跟李云杳分享老师的文集要出版的好消息呢!
父女俩都不知道,因为沈霁这胆大包天的举动,让她成功地在汴梁勋贵世家子弟圈中出了名。
薛吉跟薛正安回家时,便听薛正安感慨连连,他忍不住酸道:“又不是他写的文集,有什么好炫耀的?!”
薛正安道:“我夸他不是因为他那文集,而是官家随口问他谚语的来历时,他能很快地回答上来。若不是通晓典籍,哪能信手拈来?明明是差不多的时间求学的,你怎么就落后他这么多?”
薛正安考虑到沈霁最近闭门读书,而自己儿子安静地读书半日算是糊弄了他之后,其余时间又跑出去玩耍,这分明就是因为他儿子偷懒!
回到家后,他跟自己的妻子好好地商讨了一下对薛吉的教育方案,制定了缩减他的月钱,规定他每日天黑前必须回家,若不按时归来,轻则减月钱,重则关禁闭的计划。
薛吉知道后脸都绿了。
然而他要面临的窘迫远不止这些,当他溜出去玩时,他发现自己成了昔日那些朋友取笑的对象!
汴梁圈中的世家子弟都知道他三番五次输给沈霁,论文他比不过,论武居然也输了,他常笑话沈霁是个娘儿们,结果自己还比不过一个“娘儿们”,可不是丢脸丢大了么!
最后薛吉自暴自弃地想,反正爹娘要他在家读书,那他干脆先在家躲一阵子,等风头过去了再出门玩吧!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被他认为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沈霁的处境并不比他好到哪里去。她虽然大出风头,但对李云杳来说,这并不能增加她的知识储备,于是等她兴奋地说完自己跟曹璨的骑射之迹后,敷衍地夸了她两句,再给她拿出了一套试题。
沈霁瞪大了眼:“不是说月底再考吗?”
李云杳面不改色:“现在是期末考前的模拟考。”
沈霁:“……”
她能拒绝吗?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好。
试题中的帖经、墨义都是从沈霁已学习的《论语》《庄子》《老子》及《孔子家语》中出的,对于记性颇好的她而言没什么难度。难的是诗赋:
李云杳是根据“省题诗”的要求来出题的,所谓“省题诗”是省试上出的诗题,它有严格的程式及用韵要求,比如诗文中要以某个字为韵,而诗题的来源也多种多样,往往会结合经史文集。
沈霁看到诗题就一个头两个大,直接略了过去。
再看赋,李云杳是清楚沈霁的水平的,因此出的题目并未太刁钻和难,也未要求她写哪种赋,只让她以自己生长和最为熟悉的汴梁为赋。
沈霁看到这个赋题便想起李穆书房里的文集,其中就有一本唐朝李善作注的《文选》,其中就收录了《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吴都赋》《魏都赋》等数篇以国都为题的赋。
虽然她接触赋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李穆的指导之下,仿写还是会的。
于是她仿着这些赋,写了一篇《东京赋》。
赋的字数不多,只有三百多字,但是她却从白天写到二更天才写出来。
她交了卷,李云杳道:“先休息吧,明日再评。”
沈霁如蒙大赦,爬上榻就睡了过去。李云杳却未立刻就寝,而是先阅览这份卷子。
这小半年的时间里,她一直都很重视让沈霁练习自己的书法,虽说未能立马见效,但是相较于她们成亲前,这字已经好很多了。而字迹的工整决定了她是否有耐心和专注力将卷子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