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温家老四都行,没道理他宁家老五就不行了?
为了证明自己能行,完全不输于人,接下来的数日,宁衡都是摆着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明里暗里的跟温四攀比着,也因为有他二人的较劲,让原本艰难的路程一下子松快了起来,工部的一行人瞧着热闹一路快马加鞭的到了西贺。
月余后,西贺城到了。
虽说西贺也是属于大都的地方,但离金陵实在太过遥远,又连着几个外族小国,开设了通商口岸,因此,入了这西贺城里,大街上,满是各色样貌的人穿行其中,街中铺子里,外族商人也占据了多达一半之多。
宁衡一行人哪里见过这种盛况,就跟那土包子似的,东瞧西瞧的,就连那一直冷冰冰的温四都变了个模样,那模样被宁衡瞧见,在暗地里闷笑了许久。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西贺城同知杨大人,杨大人是当地望族,其家族在当地已经营了数十年,可谓是枝繁叶大,如今不过中年模样,已是朝廷册封的正六品官员了,且这杨大人外形还带着几分外族人的异域眉目,倒是比纯正的大都人要惹眼许多。
宁衡盯着人看了几眼就没了兴致,跟火烧眉毛似的一下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急慌慌的同杨大人道:“杨大人,快些给我找个驿差吧,我等着用呢。”
杨大人自然不无不从,还想着这小侯爷怕是离了天子脚下久了不适应,如今吃不得苦要写信告状了。本来嘛,这些奶娃娃就应该锦衣玉食的好生生的待在那娇贵的地方,哪能跟胡闹似的委以重任?
“本官立马给小爷寻来,如今知府大人已在府衙等候诸位了,晚上还特意备下了接风宴,还请诸位先随本官前去。”
杨大人说得合情合理,一行人自然不无不可,随着去了。是夜,万籁俱寂之时,宁衡伏在案上,脸上没有杨大人以为的半点哀伤,提笔就写道:吾妻桥桥。
第137章 差距
宁衡伏在案上洋洋洒洒的写了几页大字,里头从这一路的见闻到他的思念之情,从花草山水,到望河水之时一发不可收拾的涛涛翻涌,话落,还舔了舔嘴角,说着若是她在这儿,他们花前月下的相依偎在一块儿该有多么的美好云云。
一封信写完,宁小侯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不情不愿的读了两遍,傻笑了几声儿,这才把信给封好,揣在兜里入睡去了。
天一早,驿站的人就把此封带着寄托的信快马加鞭的送了出去。沿途上,还不乏用上了飞鸽传书,等金陵城的人一收到信,驿差去了宁府后门给莺歌院递信时,傻眼了。
“你来晚了,我们少夫人前日就收拾东西搬回娘家住了。”
驿差在问了宁五少夫人如今的住处后,一脸怔住的原路返回,此刻,他的脑子里不禁想起了外头传扬的那些小道消息,心里顿时一个咯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