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其他人憋着气,他才假模假式地弯腰把刘婶扶起来,苦口婆心地劝她,“刘婶啊,不是我要搜你们家的粮食。而是上面下来的新指示,我们要办人民公社大食堂。咱们五星生产大队一直是先进,你不会拖后腿?”

这么大的帽子,刘婶自然不能戴,她看着民兵们把家里的粮食一袋袋扛出去,急得上火,拍了下大腿,“可你们把我们家的粮食都收走了,我们可怎么活呀。”

“我刚刚在打谷场上开会,你没听到啊?咱们要办人民公社大食堂,以后敞开肚皮吃,吃饭不要钱。”

“那这些粮食吃完了咋办?”

“上面给我们发呗。青海,广西那边粮食大丰收,亩产万斤,你还怕粮食不够吃啊。”

刘婶有点不信,毕竟种了一辈子粮食,她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亩产万斤的,怎么那么邪乎呢,她哆嗦着嘴唇,再次确认,“真的亩产万斤?你没骗我?”

徐广进唬了脸,从自己挎包里取出一份报纸,指着其中一页给他们看,“瞧见没,青海蹇什克农场小麦亩产8585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130434斤,就算你认不全汉字,你总认得这些数字?”

天天都要上工记工分的,刘婶自然认得,她抹掉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确认过后,才一脸欣喜地拉起还坐在在上的刘老头,“老头子,你瞧,真的是亩产万斤。这个水稻亩产十三万斤呢。咱们不愁吃。”

刘老头从地上爬起来,眯着眼,哆哆嗦嗦地拿起她手里的报纸看,“呀,还真的是啊。”

“那可不,我没骗你!这报纸上还能唬你吗?”他指着下面的一则报导,“你看这河北保定的徐水县,咱们伟大的主席还亲自去参观过。稻田上都能坐人了,不会错的。”

刘婶和刘老头如获至宝,跪在地上,捧着报纸,眼泪簌簌而下,“我的老天爷啊。我们农民苦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